朱标满脸艳羡,“好想也去啊!”
马秀英道,“等你父皇回来,咱们也去逛一圈儿。”
许青也跟着劝了两句,朱标这才不再失落。
……
沈府。
许青跟沈万三聊商品预备的情况,以及通商路线。
现在丝绸、瓷器等商品已经准备的七七八八,王阔等富绅也基本准备停当,毕竟是赚钱的买卖,这些富绅相当积极。
而与远洋通商的路线,倒是和后世差不多,毕竟只相隔六百多年,地理环境基本相同,还不到沧海桑田的地步。
两人又规划一下路线,定下从应天到远洋的航线。
第一站,便是上海。
这时的上海还只是一个县,南宋咸淳三年(1276年),设上海镇治,属华亭县管辖,元二十八年,将华亭县东北的五个乡划出,定名上海县。
蒸汽船从应天出发,先去扬州,扬州是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从扬州去苏州,再抵达上海,而后经过台湾海峡,一路南下穿过南海,进入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大明进入中东、非洲、欧洲的必经之路,到了这儿里,可以说海阔凭鱼跃,想去哪都成。
“沈大人,中东部那些国家,你有无生意来往?”许青问。
“有,但不多。”沈万三道,“那里的人太穷了,除了水果之外,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倒也有些国家盛产银矿、珠宝,但他们工艺落后,回来还要经过二次加工,太麻烦了。”
许青道,“你既然做过,这次能不能找些去过的水手,带着朝廷的商船去一趟?”
“去那儿不划算啊!”
沈万三道,“王爷,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咱大明的商船去了海外,说难听点儿,就跟抢劫没什么区别,别说丝绸了,就是瓷器,让他们用相同重量的银子换他们也是肯的。”
“虽说现在有了蒸汽船,横跨大海的成本大大降低,但也没必要跟那些穷乡僻壤的小国家做买卖。”沈万三说的很诚恳。
许青知道他是好意,笑着道,“朝廷去那儿自有其用意,你既然知道途径,就出把力。”
“王爷所请,下官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沈万三道,“这样吧,下官派一艘商船和朝廷的商船一起去,毕竟沟通这方面也需要专业的人才。”
“如此最好不过。”许青十分开心。
与此同时,也准备在学院建好之后,增设一个外语科,方便日后通商。
许青是理科生,对历史了解的并不透彻,这时代的世界诸国是什么样子,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本想跟沈万三取取经,奈何这厮只想着赚钱,对诸国国情也不了解。
“稍后你跟王阔他们写封信,让其抓紧时间准备,六月初六,蒸汽船正式启航。”许青选了个吉利的日子。
“是。”沈万三拱手道,“下官这就让人去办。”
……
确定好贸易航线,许青整个人都轻松下来。
回到家洗了个凉水澡,而后叫来子衿,“明儿带你出去逛逛,咱们一家人去旅游。”
子衿难得见他露出轻松愉快神色,笑问道,“去哪呀?”
许青傲然一笑,“带你们驰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