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走,文臣们彻底没了脾气。
兵部也不嚷嚷了,户部也不抠门了。
粮草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不停地往外输出大军补给,大明的强盛国力充分体现出来。
许青见事情都在按朱元璋的计划执行,终于松了口气,不过想到明日早朝,不由又是头疼。
下午,朱标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来到了长青王府。
整个王府,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被锦衣卫围得个水泄不通,此外还有禁军守卫,外人想要贸然进府,比登天还难。
这一来,倒为许青省去了不少烦恼,至少来为难他的官员,是一个也没能进来。
“干爹,明儿上朝,除了众卿平身之外,我该说什么啊?”朱标年少不知愁滋味儿,还沉浸在当皇帝的新奇中。
许青苦笑道,“他们自己会说,你只需将大臣们的启奏的事项予以处理就好。”
“这样啊。”朱标笑嘻嘻道,“看来也不难嘛,那我花园玩了。”
许青:“……”
两女也觉得这次的事比较棘手,这回许青算是彻底站在了所有文臣的对立面了,没有半分调和的可能。
沉默一会儿,柳叶熙开口道,“夫君,你有皇上赐的令牌在手,他们也不敢拿你如何,最多在背后骂你两句。”
“是啊!既然双方没有谈拢的可能,那就以势压人。”子衿道。
许青苦笑,“你们想简单了,武将令行禁止,文臣却不在此列,皇上下的中旨他们都敢硬顶着让收回,不会轻易被一张《如朕亲临》的令牌吓到。”
“现在皇上不在,太子又年幼,根本没有威慑力,那些老油子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联合在一起,就算皇后出面,也未必弹压的住。”
又是一阵沉默,子衿沉吟道,“既然他们联合在一起难以对付,那就分而治之。”
顿了顿,“方才太子来时,妾听他说要当皇家学院的院长,可是朝廷要大办学院?”
“嗯。”许青点点头,“皇上准备先拨1500万两银子做建造学院的经费。”
“这就行啦!”子衿轻笑道,“其他几部或许会反对,但工部绝不会反对。”
顿了顿,“还有户部,远洋通商、还田于民,都能为大明创造丰厚的赋税,他们也不会在这两件事上跟王爷唱反调。”
“嗯……”许青从躺椅上坐直,“继续说下去。”
子衿蹙了蹙眉,又道,“礼部尚书和王爷私交甚笃……”
“哎?”许青摆了摆手,“曹尚书此人公私分明的很,断不会因为这个改变立场。”
“可以从右丞相入手。”柳叶熙补充道,“我对此人也有些了解,是个处事圆滑,做事善于权衡利弊的人”
许青好笑道,“正是因为他最善权衡利弊,所以才更不会站在我这边,现在明显我不占优势。”
“夫君,咱们的目的不是拉拢人,而是不让他们铁板一块,你将他请到王府喝场酒,回去他就里外不是人了。”
“妙呀。”子衿跟了一记马屁,“王妃说的是,皇上不在,太子理政,而左丞相忙着运送辎重,将他这个右丞相请来和太子议政,他敢不来?”
被两女这么一说,许青觉得事情好像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沉吟道,“嗯…借帝王之势打压,再利用国策分化,最后选择性听取有利的意见。”
“夫君(王爷)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