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施政牵一发而动全身,还田于民对百姓固然好,但正如沈万三所言,若是在新政推行之初,朝廷不加以管控,对国家而言并无益处。
就算没有海上通商,也是要引导百姓种植各种作物。
如:蔬菜、水果、桑树……
全都种粮食,收获时固然喜人,但有了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后,粮食根本就消化不了。
到时候处处丰收,粮食价格势必极其低下,吃不完的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百姓的生活除了温饱之外,依旧贫苦。
这样的话,就背离了还田于民的事初衷。
唯有百花齐放,才是富民强国的不二之选。
出了沈府,已临近中午。
许青回到家带上朱标一起进了皇宫,给朱元璋阐述了一下其中利害。
“皇上,打个比方来说,村上100户有99户都种粮食,只有一户种西瓜,等到收获时,种西瓜的收益是种粮食的五倍,那来年村上会种什么呢?”
“你这个比喻不妥。”朱元璋没好气道,“我大明岂是一个小小的村子能概括的?南北气候差异巨大,气候影响着种植的时间、作物。”
朱元璋轻哼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不多。”
许青苦笑道,“这我承认,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啊!”
“哪里不一样?”朱元璋没好气道,“放心吧,耕地给了百姓,他们会更加珍惜,不会有人荒废的。”
“我相信!”
许青点头,“但以前天下土地几乎有七成掌握在地主手中,他们这些人别的不说,大局观还是有的,种什么赚得多,种什么赚得少都门儿清,可百姓可没这么长远的眼光,所以…朝廷需要引导。”
任何一种规则,不管好坏,只要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就不能一股脑儿全部推倒重来,因为各个阶层都已习惯。
朱元璋沉吟片刻,为难道,“咱把地还给百姓,就是想让他们安心,现在却要限制他们种植作物品种,这不是……”
“不用如何限制,只需下一道圣旨,让他们原来种什么,现在还种什么就是。”许青笑道,“这个时间不用太久,三年即可,届时市场已经成熟,朝廷不说,百姓们也知道种什么。”
“这样的话……”朱元璋点点头,“那好吧,稍后咱让张昶去做。”
“对了,蒸汽船的事没有纰漏吧?”
“嗯,蒸汽机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昨日在船上也进行了模拟测试,没有问题。”
朱标插话道,“父皇、干爹,明儿我也想坐蒸汽船。”
“不行!”
两人同时摇头。
目前还只是半成品,万一出个好歹咋办?
“为什么呀?”朱标委屈坏了。
朱元璋眼一瞪,“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不行就是不行,再啰嗦咱揍你。”
“……”朱标扯着许青袖子道,“干爹,我们回家吧,这皇宫我是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