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这时代不能废品利用,不然光是弹劾许青的奏折,都能卖不少钱。
这时代的纸很贵,写给皇上的奏折更是要用上好的宣纸,言官们的俸禄本就不高,加上宣纸这一项大开支,日子过得更是紧巴。
许青依旧逍遥自在,生活滋润且充实,弄的言官们彻底没了脾气。
时间一晃,来到了已是七月底。
算算日子,离新作物收获的季节也不远了,许青觉得可以适当扩大开海力度。
海运开了半年,市舶司管理已经日渐成熟,粮食问题马上也能解决,没了后顾之忧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这天,许青照常给朱标上完课后,找来曹亮、张昶叫住,给二人说了下开海的事情。
一来是对他们的尊重,二来,这开海还真离不开两位的鼎力支持。
开海要颁布诏书,而颁布诏书必须得经过礼部,虽说朱元璋可以下中旨,效果没什么区别,但意义不同。
而且对帝王来说,老用中旨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户部就更不用说了,扩大开海规模没钱哪行啊?
至于兵部…抱歉,兵部尚书几乎是个摆设。
工部忙着基建,吏部、刑部虽有话语权,但话语权不大,只要搞定这两位,准确说,只要搞定曹亮就行了。
毕竟人张昶可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听完许青提议后,曹亮皱眉道,“目前粮食不充裕,此时扩大开海规模,怕是不妥啊。”
“哎?曹大人有所不知,前两天各地传来消息,红薯土豆都结了很多果子,粮食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许青还未开口,张昶就替他说了,“昨个儿我还亲自出城外逛了一趟,根据我的估算,亩产至少不下千斤。”
张昶感叹道,“那些番邦蛮夷真有好东西啊!”
许青笑笑,“离收获的季节还有大半月呢,真正的亩产多少到时候才知道,但绝对不止一千斤。”
曹亮点点头,不再反对。
傍晚,许青驮着闺女遛弯时,正巧遇上朱元璋也出来消食儿,便顺带着将提议给他说了一下。
朱元璋想了想,“再等等吧,等大批粮食进入国库,百姓心安再推行。”
顿了顿,“明日咱先让礼部定海商律法,户部改制商税,等这两样忙完,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届时水到渠成。”
“皇上考虑的是。”许青笑着道。
“对了大哥,你为了给百姓普及律法,规定每家每户都要有一本大诰,但百姓们都不识字,空有大诰却不知其意,何不再送他们一本字典?”
“字典?”朱元璋愣了下,“就是那部包括所有汉字的书籍?”
许青点点头,道:“百姓识字只有读得懂大诰,才能遵纪守法。”
朱元璋皱眉想了许久,才道,“这个咱得考虑考虑,不过目前首要还是先让百姓们吃饱饭,有余粮、余钱。”
“大哥英明。”
许青笑了笑,随着海外诸国的频繁贸易,国强民富之下,民风也会逐渐开放。
他个人是不觉得百姓识了字,便会天下大乱,当然,一切还得看朱元璋的决定。
他只是想着百姓们能吃饱饭,不再目不识丁,手里还有余钱,那便是太平盛世了。
总得来说,现在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大明,逐渐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