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9个月,朱十六终于赶了回来,看着这个昔日爱将,许青说不出的高兴。
“末将参见长青王!”
“不必多礼。”许青将他扶起,笑道,“辛苦辛苦,国外的风光如何啊?”
朱十六嘿嘿一笑,“这次算是长了见识,国外确实有很多好东西,不过再好也不如咱大明。”
“哈哈……说的好!”朱元璋快步走来,“咱一听说十六你回来了,朝会都不开了,只可惜徐达他们还没回来,不然就更热闹了,十六一路辛苦,今儿咱为你接风洗尘。”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十六连忙行礼。
朱元璋笑道,“快起来,给咱说说国外是什么样的。”
“快说快说。”小朱标一副好奇宝宝模样。
朱十六见他刚才跟着许青,现在又跑到了朱元璋怀里,顿时一惊。
许青瞧见,介绍道,“十六,这是太子。”
“臣参见太子殿下。”朱十六再次行礼。
他上次见朱标还是喝满月酒的时候,过了两三年,哪里认得出来。
“平身!”
朱标奶声奶气道,“快讲故事。”
“讲什么故事?”朱元璋好笑地给了儿子一巴掌,朝二人道,“走走走,咱们边喝边聊。”
几人来到中殿大堂,太监们正在一一上着精美菜肴,许青问道,“十六,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上岸不到一个时辰,咱知道皇上、王爷急着等咱的消息,所以家都没回,就直接来让人通禀皇上,然后随着太监进了宫。”
朱元璋放下酒杯急急道,“那什么番茄找到了没?”
许青也一脸紧张的望着朱十六,生怕从他嘴里听到否定话语。
开海通商的第一要务就是解决粮食问题,他怎能不紧张。
“找到了,王爷说的土豆、红薯也都找到了类似的,除了名字不同,其他的几乎跟王爷说的一样。”
“太好了!”
许青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有了这几样东西,就可以甩开膀子搞经济了。
朱十六喝了口酒,道:“土豆、红薯都是现成的,既可以吃也能当种子,番茄本来也带了些回来,只是半道上坏了,只有种子带了回来。”
“没事儿,有种子就不怕没番茄吃。”朱元璋摆了摆手,随即又道,“那番茄好吃吗?”
“好吃,酸酸甜甜嘞,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汤做菜。”朱十六嘿嘿道,“臣这次出去,辛苦是辛苦了些,不过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没少吃,有很多味道都挺不错。”
“对了,我还带回来了两种王爷没交代的作物,一个是黄金米,一个是红辣子。”
朱十六描述道,“黄金米通体金黄,一粒比稻米大数倍,口味也不错,就是有点拉嗓子,我看那玩意儿挺高产的,就带了很多回来。”
“黄金米?”许青怔了怔,随即明白他说的是玉米,不由心花怒放。
这可是个好玩意儿啊,在山东、河南一带,麦子收割后,正好可以种这东西,而且不耽误来年种小麦。
当初光想着红薯土豆了,竟然把这个给忘了,许青喜不自胜,当即把玉米的功效给二人解释了一下。
朱十六目瞪口呆道:“王爷,你是不是去过啊,你说的这些我都不太清楚。”
“呃…书上看的,呵呵……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许青打了个哈哈,转移话题道,“那红辣子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