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今:南京)
六朝古都,人杰地灵。
紫金山纵横南北,前方又有长江,兼运河之利,为商船的交通枢纽。
运河太重要了,在这个没有火车、大货车……的年代,若是没有水利,单靠马车运输,天气不好的话,1000公里能走上一个月。
此外,应天还是粮食产区,小麦、水稻、高粱都宜种植。
他的地理位置之好,简直无与伦比。
而且这里地势险要,占了这里,进可攻退可守。
朱元璋振奋道:“此处有帝王之气,咱们兄弟定能成就大业。”
徐达,常遇春也是满脸喜气,兴奋不已。
许青则是笑而不语,他来到这也有快两个月了,知道这时代的人多少都很迷信。
应天背山面水,风水绝佳,又是六朝古都。
要说这里不好,那整个天下再也没有风水好的地方了。
“大哥,让二哥、嫂子他们也过来吧,以后这就是咱的家了。”
“对对对,瞧咱这脑子。”
朱元璋连忙吩咐亲兵去做,然后对许青几人道,“走,咱们去应天府衙。”
应天府衙,早已人去楼空,许青等人顺理成章的住了进来。
现在有了应天,他们可以说一下从穷小子变成了大地主。
明军士兵都是喜滋滋的,打下了这么富的地盘,以后还不是天天大白米饭、大白馍,干硬的窝窝头再也不用啃了。
士兵如此,大小将官更是如此,就连朱元璋都有点小飘。
他觉得府衙太小,当即命人去建应天府。
许青眉头微微皱起,他倒不反对建应天府,只是觉得眼下的氛围很不好,若是放任将士骄傲自满,那迟早要出事。
基于此,许青不得不开口了。
“大哥,咱们的目标可不止是打下应天啊!”
“咱知道。”朱元璋笑道,“你不也说了,咱是要做皇……”
迎上许青的眼神,朱元璋的笑容顿时一收。
暗暗惊醒:是啊,咱是要推翻元廷,建立一个朗朗乾坤,怎么得了应天就满足了呢?
朱元璋有些自惭,干笑道:“咱有些得意忘形了,来,咱们哥几个分析一下当前局势,和壮大明军的策略。”
见他从胜利的喜悦中清醒下来,许青总算松了口气。
说道:“咱们东边的镇江驻扎的是元兵,东南方平江(今:苏州)是张士诚,东北方是张明鉴的义军,我之前派人打听过,这个张明鉴实力比我们强上几分。”
许青此话一出,朱元璋几人心中都是一紧。
诚然,应天是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但这些邻居可没一个好惹的啊!
全特么是大佬!
见他们神情凝重,许青笑道,“还不止呢,西面是陈……徐寿辉,正北面是小明王。”
听完许青的讲述,几人都是一惊。
这些人无不是家大业大,他们虽然占领了应天,但和这些人一比,还是一个穷小子。
甚至他们谁要是看自己不顺眼,很可能就会来打。
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之前应天在元廷手中,这些人不敢触其霉头,所以没人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