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朗声道,“出发!”
这次都是骑兵,行进速度比来时快了数倍,只用了一日便抵达定远。
而他们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发放抚恤金。
朱元璋说到做到,每位牺牲战士的家属都领到了20斤肉,100斤米。
当然,这些都是在城中地主老财家借来的。
朱元璋与他们签订契约,保证一个月后会如数奉还,这些乡绅们虽然不相信,却也不敢提出异议。
发完抚恤,又轮到给这些家属找个活计,这下可难住他了,最后还是马秀英想到了解决之法。
开一个作坊,专门为士兵做衣服鞋子,刚好可以自产自销。
朱元璋这一做法并非无用功,城中的青壮见他言而有信,纷纷前来报名参军,不到两日,就有三千余人加入明军。
随着明军的人数越来越多,从地主那借来的粮食也开始捉襟见肘,面对这一情况,朱元璋只能继续向地主借粮。
豪绅地主叫苦不迭,但又怕他硬抢,只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许青给明军制定了一整套律法,如此一来,城中的百姓对明军也不再像老鼠见猫一般畏惧。
虽没到军民一心的地步,但已经可以和平相处。
短短十日,定远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大街上的商贩们看到明军不再抱头鼠窜,甚至还有人与之打招呼。
常遇春也被二人的惊天手段给震惊了,跟着这样的人,何愁大事不成?
晚饭后。
许青和朱元璋在议事厅分析当前局势,突然听到门外的亲兵禀报:
“大帅,常先锋求见。”
二人止住话题,朱元璋扬声道,“快请进来。”
门一开,常遇春和蓝玉一起进来,不待二人说话,便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常遇春,(蓝玉)愿誓死追随大帅,生死不离。”
面对常遇春的突然表白,许青和朱元璋都是始料未及。
愣了好一会儿,许青最先反应过来,忙笑盈盈地拉起二人,亲热道,“都是自家兄弟,不用如此。”
常遇春一脸认真,“不管大帅是不是小明王的麾下,末将都愿永远追随,爵位利禄我不在乎,只求和大帅一起干出一番事业。”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若是再没有表示,那就说不过去了。
况且,常遇春之骁勇无人其右,蓝玉也是难得的将才,如此二人,自然是不能错过。
朱元璋忙请两人坐下,对门外吩咐道,“去让夫人沏壶茶来,咱要和两位兄弟长谈。”
“以后要是没外人叫咱大哥就成。”朱元璋呵呵笑道,“咱没那么多规矩。”
常遇春一乐,“既如此,那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哈哈……就该如此!”
几人谈笑一阵儿,常遇春切入正题。
“恕愚弟冒昧,现在定远已然固若金汤,濠州的几只烂虾也是时候清理了吧?”
许青暗暗心惊,没想到常遇春不仅勇猛过人,心思竟也如此机敏。
不过既然说开了,那么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还不到时候。”许青笑道,“咱们虽现在得了军心,百姓也认可了我们,但是还差一样。”
蓝玉不解道,“军民都有了还差啥?”
许青:“地主士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