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虽然实力低微,但是却也不想失去世代享受的诸侯之位。一方面不断的派人入朝歌送礼,想要游说大冀朝廷改变主意。
一方面又在结节抵抗,想要向冯烨展现一下他们这些诸侯的实力。
对于劝说自己不要撤销诸侯制度的人,冯烨并没有明确的拒绝,只是暗自压下他们的奏章。对于这些人,冯烨都暗暗记在心里。
这里面虽然大多数都是收受贿赂的,被那些小诸侯收买的。
或许有人是真的觉得分封制挺好,为了安抚人心也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也好。
但是至少这些人在冯烨的眼中,没有远见,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苏全忠在东伯侯境内也是势如破竹,基本上已经平定了。只剩下南伯侯鄂崇禹,他既不造反,也不投降。
都这个时候了,他还在待价而沽,简直就是没有脑子。若是早投降,还能够有一个好下场。
既然他不主动投降,冯烨也乐得他暂时没有造反。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将支持西岐的那些小诸侯处理掉,东伯侯境内的小诸侯也还有一些反对势力。
等到将这些反对派全部处理了以后,才是收拾南伯侯鄂崇禹的时候。
其实冯烨相差了,南伯侯鄂崇禹并不是不想投降,只是面子上有些下不来,当年大商强大的时候,他鄂崇禹就是四大伯侯之一。
地位远在冀州侯苏护之上,他自问又从来都没有得罪过冀州侯苏护,甚至当年纣王要强迫苏护献出女儿的时候,他鄂崇禹还帮苏护说过话。
苏护一怒反商的时候,他也曾经劝阻过纣王。而且自问与苏护曾经同殿为臣,还有几分交情在里面。
他现在就是拉不下脸去向大冀投降,他还在等一份招降书。
总不能人家什么都没有说,他鄂崇禹就巴巴的贴上去投降吧?
当然,若是冀州侯苏护真的看在当年同僚的面子上,不派人攻打他南伯侯的地盘,那他也乐得当个诸侯。
一方面是有些拉不下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心中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毕竟能够当一路诸侯,谁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弃自己家族经营多年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