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此,萧权多了个丧门星的绰号。
萧权去秦府,秦八方死了。
来青园,文教谕死了。
萧权就是个不祥之人!
那些人无视萧权的伤心难过,用尖酸刻薄的语言,一遍遍撕开萧权的伤口,又撒了一把盐上去。
没有人知道,萧权抱着文翰回青园的时候,那污血怎么湿透了他的衣服,怎么冰着他的皮肤,又怎么一点点地再渗入了他的骨头。
那污血是冷的,文教谕的身体更冷。
秦八方死时,萧权的内心在颤抖。
而文教谕死后,所有的颤抖和冰凉化作了一团团燃烧的烈火,一寸寸地吞噬着他的肌肤!
秦府的人哭,青园书房的人也哭,唯独萧权再也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真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人人这么评判着。秦八方和文翰对他这么好,旁人都哭天抢地,萧权竟然没有反应,冷血至此。
他的状态和往常无异,甚至在早膳之时,吃得比往常都多。
他的护才们,也在疯狂地进食,饭量是平常的两到三倍。
萧府大,他每天领着护才跑步、跳跃,指导他们的剑术,结合护才实战能力强大的特点,萧权选择了华夏的辛酉刀法传授给他们。
辛酉刀法,由华夏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记载于他的兵学名著《练兵实纪》。
当时倭寇的单兵作战能力甚强,又兼倭刀锋利难挡,华夏明军士兵多有伤亡。
戚继光曾说:“我军长兵不捷,短兵不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
这感同身受之语里,蕴含着一个爱国军事家的悲痛与无奈。正因为如此,当时华夏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民间武艺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东瀛刀法,一时间,朝野间出现了引进东瀛刀及其实用技术的热潮。
戚继光得此倭刀图谱之后,取东瀛刀法之长,补华夏刀法之短,著成了《辛酉刀法》,刀法看起来更像东瀛刀法,实际上华夏明朝的枪法和拳法在其中占了大多数。
《练兵实纪》和《辛酉刀法》收藏于萧权任职的博物馆,此刀法战能力超群,于是萧权一直十分关注,经常翻阅扫描本。
在现代社会,已经脱离了冷兵器,有枪支弹药等现代武器,辛酉刀法自然用不上,也没什么用处。
现在在大魏这样的环境里,辛酉刀法却能如日中天。
辛酉刀法,必然能在大魏众多花里胡哨的剑法中,强势出头。
萧权先教护才们刀法,然后会按照辛酉刀法改进他们的剑。
戚继光不仅发明了辛酉刀法,还改进戚家刀。
“戚家刀”据《纪效新书》载,刀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刀身修长,形似东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