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主备受瞩目的情况下,玄净想要将公主占为己有,可就难上加难。
换做萧权是玄净,他也不愿意捅破此事。
那么,这个写匿名信之人会是谁?
萧权想了一圈,也没有锁定目标。
知道大同公主还活着的外人,除了玄净,还有圣人、明泽和萧权的老丈人和丈母娘。
老丈人和丈母娘可以排除,他们是公主的父母,且不说他们知不知道公主对明泽所做之事,假设他们是知道的,他们也不会写告密信。
如此不符合一国之君和一国王后之做法不说,还有可能弄巧成拙。
万一皇帝压下此事,秘而不宣,又或者皇帝假装没有收到此信,心思不是白费了?
还打草惊蛇。
毕竟萧权于大魏皇帝而言,既是帝师,师者,如父也。
况且,大魏在萧权搅和下,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效果显著。
但论萧权的能力,大魏皇帝也该把萧权抓牢靠。
想要留住人才,那得给人才到位的好处啊。
最起码的,得保住萧权妻女不是?
萧权造了大同公主死了的假象,不就是想保护大同公主,免她被坏人惦记打扰?
皇帝理当投其所好,帮萧权继续瞒着这件事。
所以,萧权觉得老丈人和丈母娘,不会干这样的事。
哪怕是他们知道了大同公主对明泽所做之事,他们也会走正常程序,光明正大地向大魏要回大同公主,再降罪于她。
而不是用这种见不得光还不知效果如何的手段。
如此算下来,嫌疑人也就只有圣人和明泽了。
可是圣人在大魏京都待过一段时间,在玄净发现大同公主还活着之时,圣人也知道。
他若是要借助大同公主对付萧权,那时候他便会出手,而不是等到现在。
毕竟那时候玄鱼还在他身边,以圣人和玄鱼的能力,想要找到大同公主的下落,也不难。
而且,圣人自诩为天道的代表,心性清高,他的目标只是萧权,不会对公主一个女子下手。
萧权这么想是错的,圣人在大魏之时,没有对公主下手,是因为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能靠自己的能力对付得了萧权。
等到他发觉萧权不好对付之时,他已经错失了挟持公主的最佳时机。
那个时候,他自顾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