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之后。
此时正值初秋。
秋高气爽,空气当中的温度,也不再那么炙热。
当今的天下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化。
可以说是风云变幻。
而明教的内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之前就有说过,要在明教内部,重新开展四个堂口。
而现在的人选已经定好。
那就是将六大门派的人,全部划入进来。
峨眉与武当,那自然是不用说。
峨眉为朱雀堂,武当为青龙堂。
少林与崆峒,两派并在一起,为玄武堂。
华山与昆仑,自然是白虎堂。
其余的什么帮,什么门,依照他们势力的所在地,分配给明教民间起义军统一调遣。
这样的安排,为的就是方便以后大战,不像之前那样散兵流勇。
几个月前华山派,就是典型的例子。
以便于管理!
等大战结束以后,也能明确的知道,哪方势力立功多少。
然后凭借自身的功绩,论功行赏。
明教民间起义军,之前都是大部分的兵力,都是隐于暗处,保存实力。
即便不小心,与元军发生冲突,也只是一些小规模的。
打完就走,绝不拖泥带水,留下任何行踪。
但随着奉元大战,马上接近尾声之际。
陈君逸便下令。
各地的明教的民间起义军,都向各自附近的城镇集结。
中原南边沿海一带,白鹰王殷天正率领,由天鹰教改变过来的一众教徒。
与当地的明教起义军。
总计人数七万多人。
沿着海域一带,大军浩浩荡荡的一路向北开拔。
中原西面,常遇春也集结了近十万人。
从西南出发,一路北上集结。
最北面的边关塞外,徐达率领八万明教起义军,越过临闾关,直取蒙元大都。
陈君逸也在西域附近,集结了超二十万的兵力。
也同样向北行军。
八方凝聚,中原会师。
这一次陈君逸要搞得动作,可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
这四十五万的兵力,已经超出了陈君逸一开始的预计。
另外再加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独立的堂口。
六大门派虽然门下弟子有限。
但总体战力,和综合实力,都远非寻常部队能比。
大规模战争,战场厮杀,可能有些不适合他们。
但是搞突袭,搞暗杀诸如此类的特种作战,他们还是做的得心应手。
由于现在中原各地的兵力亏空严重。
所以明教起义军,在沿途经过城寨,也不费多大功夫,就可以将其拔掉,迅速通过。
正所谓是,沿途所过,所向披靡。
敌方兵力,鸡犬不留。
打出了味不可挡的趋势。
也同时向全天下宣布,也同样向中原所有百姓宣布,拨开乌云见日出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仅仅只用了半月时间,南至长江以南。
东至所有沿海地区,西至所有戈壁大漠。
北至临闾关以外,尽数收复。
真是感叹,蒙元的气数已尽!
现在不说其他,单说陈君逸一路从西域向北开拔。
现在手上的兵力,已经高达近四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