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匆匆的就往厨房赶。
增怂安顿父亲先去休息会儿,自己坐在前屋,照看着生意。
三三两两都有生意,买了百十来块钱的东西,全部都是微信支付宝到账。
母亲张罗着叫吃饭。
增怂往屋里走,顺道给自己拿了小板凳。
手包里连同自己今天早上牌桌上赢的现金,有五千多块钱,增怂计划走的时候留给父母,就把手包一直拿在手头。
第一碗面端给了增怂,增怂推让给父亲。
“你妈放了辣子的。”
又端回,放桌上等着。
父亲的碗也端上来了。
两人同时动筷。
母亲随后端着自己的碗出来。一碗汤面条,上面飘着自己新摘的人汉菜。洋瓷碗,碗底衬着一块湿抹布。
坐下后,先把碗放桌上,开始剥蒜。
剥一颗给自己儿子碗里放一颗。
“咋听说你还开了火锅店。”
“跟人合伙的。”
“谁是老板?”
“两都是。”
“谁大?”
“额!”
母亲的开心挂在脸上。
“多攒点钱,别胡乱折腾。”
父亲叮嘱了一句,同样能感受到言语中的开心。
“爸,我知道。计划着也先买个房子呢。以后你俩下去也有的地方住。”
“我不去,我离不开学校。你把你自己照顾好,你妈也有她梁梁呢。”
父亲说了一句,明显是在生呛自己的妻子。
老太太一声不吭的生受了。
“村里将来分的房也要装修呢,我在一楼给你们盘一个炕,贴上瓷片,就跟东北那里的一样。”
“东厢你自己留着,我跟你妈住西边。”
“那咋行?让村里人笑话。再说了,我也是逢年过节才回来几天。”
“怕你媳妇有意见么?”
“媳妇在哪我自己都还不知道呢。敢弹嫌这事,咱不要她!”
“胡说!咱也不能这样,现在的媳妇都是婆,让人家先挑。”
母亲这时才搭了一句话。
“不行还有二楼呢,我看了规划的,二楼装修成新房和儿童房,我们住。一楼西边给您做书房,买个大木桌,平时练练毛笔字,招待一下朋友。”
增怂继续跟父亲聊着。
“那,那万一梁梁跟媳妇娃过年回来咋办?”
母亲问,语气有点不足。
“不行就把楼顶掀了,我再加盖一个简易房?”
增怂没好气的怼了一句。
那么大的房子,前檐没有了房子,后檐的改成客房还不是一件小事?
父亲早就想明白了的事,母亲操心的有点多了。
“还要第二碗不?妈再去下,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