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又坐在布堆上,把油纸摊开,拿出三四只烤鸭,打算复制粘贴。
烤鸭是平铺在油纸上的,她拖动光圈扩大,只是再怎么努力也复制不了,倒是把她弄得精疲力尽的。
杜若清看着油纸上的这堆烤鸭,有些犯愁,这要是一次只能弄出一只,也太废积分了。
休息了一会儿她关好库房门又出了县衙,想着清河县外面躺着连呻吟都没有力气的老人,她就觉得自己根本不累。
出了县衙看白发老头还在做在门口给前来报名干活的人讲解干活内容,他嗓音已经沙哑了,说两句话就得咳嗽,还不时喝口水润喉。
她本来想去安置点的,干脆走过去站在她旁边给他维持秩序。
“都安静,别吵,有会手艺的不论是何手艺排在左边,没有手艺的排右边。”
她话刚落人群一阵哄闹,不只没按她说的做,反而更加吵闹。
还是白胡子的涂清润站起来对她行了个礼:“都按杜公子说的做,谁不听就回去。”
吵闹的人才安静下来,按照杜若清说的排好队。
有手艺的那列由涂清润登记,另外一列她本来想自己登记的,突然想起自己丑得不行的字,还是算了。
“你识字吗?你来给这一列登记。”
她问旁边唯一留下来辅助涂老的小吏。她觉得就留两个人看县衙太不妥当,而且这两人还在县衙门口忙着。后院这么多粮食堆着,太不安全了。
小吏摇头,有些遗憾懊恼。他看见涂老忙不过来也很想帮忙,只是他没上过学帮不了。
“公子,我识字,我可以帮忙登记,只要每天给我半斤米就可以了。”一个衣衫破旧,补丁摞补丁的小男孩突然站到她面前毛遂自荐。
这是童工吧。
不过这时代也不讲究这些,看这孩子也困难。
“你来写两个试试,可以和他们一样一天一斤米。”
有手艺的一天一斤糙米,普通壮牢力一天半斤。识字也算是一种技能了。
“这边写编号,一二三四五挨着写下去,这边写名字,登记的时候告诉他们自己的编号,以后出工了就报自己的名字和编号,领米的时候也是。”杜若清往旁边让开,让他坐到桌前。
旁边的涂清润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连忙也按照这种方式开始登记,这以后上工下工管理就方便多了。
少年字写得很好,字迹清晰,只是他太矮了,坐在椅子上根本够不到桌椅,只能站着写。
不过杜若清很满意他的字,就决定让他留下帮忙。
“字写得很好,就你了,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张荣,是丁四巷张家二小子。”
小男孩眼神亮晶晶的,激动的双眼冒光,却又强忍着规规矩矩的给她行了个读书人的礼。
他找到事做了,哥哥不用再没日没夜的抄书了,姐姐不用熬夜绣花,娘的药也不用断了。
他太激动了,这一弯腰就来了个九十度大礼,把杜若清都下了一跳。
少年还没等他说什么,直起身子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登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