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丰盛的早餐结束,众人也充满了工作的热情,转头就开始设计和计算起那天线该怎么搞。
手摇发动机的功率也非常令人泪流满面,所以夏安阳这回还带了个‘社科院’新做的,比第一代小型蒸汽机略大了一圈的蒸汽机来。
反正这煤场里头,别的没有,煤炭多的是。
夏安阳准备,到时候就用这蒸汽机来发电试试具体的还得调试改造,成不成的,还得好几哆嗦呢。
姜公公也喊来了手下办事得力的几个人,分了三组人马,分别出去采买夏安阳他们需要的玩意儿。
另外他让几个装卸的工人,去把煤场后排的一溜屋子都给修补修补,再用砖头石块,圈出个院子来。
以后夏安阳他们安装的什么机也好,要搭的什么登云梯也罢,全都在这拦出来的小院里进行。闲杂人等,一概不准随便闯入。
夏安阳在泰平城风风火火搞工业革命的时候,八方县里头的夏安茹,也突然从丈夫的毛背心上,得到了一个灵感。
在毛背心问世后的第三天,陈全突然得了个信儿,说是将军夫人让他把夏管事做的那个,小的编织机,送到崔将军府去。
好在陈全这人有点儿囤积癖,夏安阳让他扔去柴房的小编织机,被收入了他的垃圾再利用中转站里头了。要不然,夏安茹这发财大计,估计得搁浅上个把月了。
翻出编织机之后,陈全第一时间,把那跟个马桶圈似的玩意儿,送去了崔宅。
当夏安茹拿到了小编织机的那刻,她切切实实觉得,完了,又要发财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夫人”不知道夫人只是想搞钱的海棠,此时只是对自家夫人的手艺不太看好,“咱将军的毛背心还没试过,都不知道能穿不能穿,您还是先缓缓再给宝儿织衣裳吧?”
阿芳也道:“您现在不是每天下午都得去芳蓉轩学钩针吗?奴婢瞧着大夫人勾的很是好看,要不咱们还是麻烦麻烦她吧?”
“不,”夏安茹摆手,“我不是要弄毛衣,我想到个别的!海棠,去把我娘给的兔毛线拿来,我给你们搞个方便的。”
海棠虽然觉得毛背心就够离谱的了,夫人大可不必如此积极的想要继续做手工。可主子吩咐的事儿,该干还是得干。
于是她翻箱倒柜的给夏安茹找出了前些日子姚蓉带来的兔毛线,这些线团原本是给夏安茹练钩针用的,这会儿却又要浪费了。
俩丫头都觉得可惜了了。
可夏安茹却是一副老娘马上就要暴富的表情,只见她胸有成竹的缠线,绕线,要不得十分钟,一个小号的两通口袋就又好了。
“看好咯!最重要的一步要来了。”夏安茹说着话,把手里还没打结的线头一抽,然后很快的打了个结,“噔噔噔噔~瞧,一个帽子!”
说完,她就往旁边放着的一个小茶壶上一套,“如何,好看吗?”
“好,好看的吧”阿芳犹豫的回答。
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可她看到这新鲜玩意儿,一时半会儿还没想出来,到底哪里不对劲。
还是海棠对色彩比较敏感一些,“夫人,白色的帽子不太好吧?这么戴着回家,任凭谁都会被自家爹娘揍一顿的。
而且咱们这儿除了小孩儿,大姑娘小媳妇都得梳头,您这帽子一戴就全遮住了。”
夏安茹笃定道:“你说的这些,本夫人都已经想好了。这帽子做起来方便,熟练工估计一炷香就能做俩,这样人工成本就很低了。
到时候咱们也不用什么兔毛羊毛线,就用粗纱线,或者更便宜的粗麻线来绕帽子就行。
目标客户呢,也不是什么大姑娘小媳妇,而是男人肃州的冬天,得四五个月,穷人家戴个粗麻线粗纱线的帽子,普通人家就戴个兔毛的。
至于有钱的人家,也不是咱们的目标客户,让他们自去买裘皮的好了。”
颜色嘛,反正男人戴的,别是白色绿色就行,穷人家的男人,也不讲究那些鲜艳华丽的颜色。到时候让宋管事去买个开不下去的染坊,收了他们的人和方子就行。”
大荣朝的染色技术,其实还不怎么先进,市面上大多数的颜色,都是以柿色,咖色,或者浅浅的红色,蓝色等不太鲜亮的颜色为主。
像大红色,玫红色,嫩黄色这种亮色,对着色工艺要求就比较高,所以同样的料子,亮色的要比普通的颜色贵不少。
既然走平价路线,那就只要普通的染色工艺就行了,到时候小厂子一开出来,夏安茹就准备走批量生产,不零卖,只批发。
要不然一文两文钱,赚起来太费劲了。
有些钱,该给别人赚的,还得给别人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