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蓉到得门口,见姚外婆已经整装待发了,老人家还问安茹哪儿去了,姚蓉便又如此这般的扯了一阵谎。
不过此时姚外婆的心,早就飘到县城去了,既然阿蓉说安茹有女婿陪着,那她也不再多问什么了,这会儿不是开业赚钱最重要吗?
姚蓉为老母亲积极赚钱的劲头鼓掌,她也积极响应,说不用管安茹和老夏,即刻出发,赚钱才是王道!
被姚蓉这么一说,姚家众人立刻热血沸腾,一群人把锅碗瓢盆,和隔夜就准备好的一堆食材都搬上了骡车,双五牵上富贵,初二初八守在骡车两边,姚蓉带着众人坐进了车里,一群人浩浩荡荡就往县城去了。
因为家里头的地,还没耕完,所以姚老八和大舅二舅得留在家里,一会儿祝家兄弟会带着人来继续干农活的。
看着远去的骡车,姚老八有些惆怅,“哎,我没去,我不知道这群女的,搞不搞的拎清。”
“爹放心吧,”姚十二试图让老头宽心,“我姐那算学可比您强多了。”
姚十五点点头,“是了,再说一会儿安茹也去,她这学问,我瞧着可能比咱姐夫还好些。”
姚老八哼唧一声,“我是小时候家里没钱,有钱我也念十年八年的书,说不定还能考个功名。”
“呀,那您早说啊!”姚十二拍了下大腿,“姐夫昨天就说了,县学不限年龄,只要想学,交了学费就能去。您倒是欸爹!!您去哪儿啊?!”
姚老八此时只一叠声的喊着汤伯你羊喂了吗,然后朝着后院撒腿就跑了过去。
初冬的朝阳,没有什么温度,北风裹着沙尘,呼啦啦直往人身上扑。
这会儿差不多是七点半的样子。
进城的必经之路上,今日倒是难得的热闹。
说不上摩肩接踵,但是比起之前几日的袅无人烟来说,可是多了不少人。
最起码的,背着背篓,挑着扁担的庄户人家有,拉着板车,盖着油布,看着像买卖人的也有。
还有挑着冒烟的小灶,在路上已经吆喝开了的,卖小吃的摊贩。
更有牵着小的,扶着老的去瞧热闹的中年人。
大家穿着打扮,皆以朴素为主,不过精神面貌却比西州的难民要好上不少。这路上,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白白胖胖,赶着牛车的。
姚外婆看着窗外的各色人等,笑说这一波,她们肯定能赚上一些。
虽然此时还没看到有军爷出没,但是姚蓉却已经觉得锅里的八只卤水兔子,可能不够卖了。
不过新鲜的羊肉带了一整头,羊排剁了块已经腌上了,羊腿肉昨晚就已经串好了,羊杂姚外婆一大早就已经炖上了,另外还有三大锅的砂锅煮的食材,也都带着呢。
这些,应该够卖了。
富贵哥走路就是稳当,一路上都没撒汤撒料,得了姚蓉一块冰糖的赏。
很快众人就到得县衙,此时长街上已经有很多临时的摊位支棱起来了。双五下了车,一边拉着富贵,一边喊着让让,麻烦让让。
支棱摊位的人,也没什么规矩可言,反正怎么显眼怎么来呗。甚至有拉板车的,能直接把板车当街一停,就吆喝起来了。
要不是看双五穿的衣服上,还多了个圈,圈里的字虽然看不懂,但是好歹能知道人家也许是官差,这才让了道,要不然别说骡车了,连人都得侧着挤过去。
好在这长街也并不长,富贵哥一路非常高调的咦哦咦哦了没几声,骡车就到了县衙门口。
双五让初二先去点卯,自己则带着初八去帮姚蓉他们开铺子。
夏姚两家的铺面,离衙门那是很不远。
就这么说吧,万一衙门着火,那火要是大点儿,都能燎着夏家最前头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