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走这条路,怎么让人知道这条路是正确的?
也正是他们走了这条路,结果是好的,让京城的人看到了这样的结果,才大力表扬这种行为,紧接着就开会落实了。
“包产到户,自己家给自己家种地,交够了给大队的粮食,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丰收了,自己能拿的就多,减产了,就少。”林业说道:“从给大队干活变成了给自己干活,你觉得,庄户们拿着庄稼是不是比照顾儿子,伺候亲爹更勤快?”
李卫国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年头,谁敢这么干?
“肯定是比给大队干活更有干劲吧,最重要的是,给了人们希望。”林业说道。
现在大家伙给大队里干活,一年到头就挣那些工分,生活没啥奔头,看不见什么希望,毕竟,累死累活的,工分就那些了。
“算了,这事儿咱们就不说了,我的农具作坊大部分已经弄好了,等到时候市场打开,直接上人开工就是了。”林业笑着说道:“现在咱们周围还没有敢这么做的。”
“以后会有吗?会有文件下来吗?”李卫国目光灼灼的看着林业。
“或许会吧。”林业笑了笑:“先行者蹚出一条路来之后,当人们知道这条路是正确的,那都会想要走这条路,京城那边也会有相应的考虑,毕竟,能让人吃饱饭,能增产,这是好事,又不算资本主义,为什么不好呢?”
“也都是你猜测的?”李卫国不可置信的看着林业。
“是啊。”林业笑道:“打个比方说,您在京城工作,突然底下传来了说哪个村包产到户结果取得了大丰收,不仅仅交够了粮食,自家还能剩下不少,能吃饱饭了,能过上稍微好一点的日子了,您会杜绝这种行为吗?”
李卫国想了想,而后摇了摇头。
什么屁股的位置决定脑袋的思想,换位想一想,要想大家过的好,那就要适当的做出改变。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调整,在试错,在找一条适合自己人发展的道路。
很幸运的是,黎明的曙光就要来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我支持你。”李卫国说道。
将来要是实现包产到户了,到时候自家都要给自己准备农具,所谓的市场缺口就会变大。
毕竟,现在大家用的,都是公社财产。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林业笑道:“离着林家沟人人盖瓦房的日子,也不远了。”
这是个目标,有目标是好事,至少有目标了就有奋斗的方向了。
总比漫无目的,一点希望都没有要强。
林业也是个生意人,在村里干买卖,他赚大头,村里的人赚小头,他吃肉,让乡亲们跟着喝肉汤。
够厚道的了。
至于说把林家沟做成一个集体产业,做成公司。
林业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
第一村的发家史和辉煌可以适当复制,但是第一村的悲剧不能重演。
所以,林业不会去挑这个头,吹出一个梦幻的泡泡,到最后泡泡破碎,才是最伤人的。
“但愿如此啊。”李卫国叹息一声。
只愿一切都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