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现在五族联军已经萌生了惧意,两个小族已经搭上了自家的首领,匈奴的统帅因为失血过多,还在接受紧急救治。
羯人更是前不久刚被大魏打退,如今再来一次,士气早已大不如前。
五族之中只有鲜卑还做着入主中原的美梦,但也已经无力回天。
终于
战场上战鼓敲响了最后一遍,两军的号角同时响起,只不过,一方是更猛烈的进攻,一方则是紧急撤退。
右翼军被搅和到了战阵之中,算得上三军中伤亡最大的,哪怕是一直和主力骑兵对阵的雪狼队,伤亡也没有如此惨重。
因此,最后中军继续追击敌人,左军则是留下来打扫战场,协同右翼军一起救治伤员,收敛尸体,清点战利品。
在山呼海啸的中军之前,还有一支更加迅速的队伍,蛮族联军刚败退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追了上去。
后方的中军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们的军旗,来确定自己追击的方向。
军旗上方,是一只目光锐利张嘴咆哮的雪狼。
中军时隔七天之后才回来,这次追击,他们已经将蛮族彻底赶出了大魏的边界,重新确定了边防值守的范围。
并在边界的位置都留下了哨点,只等着战后安定下来就会重新规划。
不过中军回来了,雪狼队依旧没回来。
追到最后,中军只能跟在雪狼队身后,吃一些被他们打伤或是打散的队伍,相当于跟在身后捡漏了。
等确定了大魏的边界之后,中军早就看不见雪狼队的身影了,就连旗帜的影子都看不见。
最后在边界线上防守了两日之后便启程回营。
太子倒是并未跟着雪狼队一起出发,因为中军要追击,雪狼队也要追击敌人,如今宁墨这个正主来了,更显得他有些多余。
更何况,宁坚虽然敢用人,但并不敢真让太子带兵以身犯险。
于是,最后太子只能留下来收拾残局,顺带着日夜盼望着大军归来。
在此期间,太子只能命人将王副将严加看管,任凭王副将托人给他带了多少话,也毫不理会。
顺带着写了一封能让人读之声泪俱下的奏信,好好地和皇上说了这几月来军营中所发生的一切。
中军未归队时候,太子的奏信和战报并未发出,在此之前,京中已经收到了不少坏消息。
先是使者遇刺,又是和谈泡汤,有心人险些笑出声来的时候,却又听到了天大的坏消息!
五族联军已经集结完毕,正要对边境发动攻击!
要知道,虽然文帝用皇后的性命换来了多年的休养生息,但连年的战乱也几乎掏空了大魏的底子。
换做平日,光是羯人和匈奴频繁的来犯就已经让大魏应对得吃力不已,虽然丢城的时候不多,但边界线也逐年在后退。
如今五族一同来犯,而且个个都出了不少的兵力!
真要让缺兵少粮的西北军应对起来,恐怕也只有战死沙场一种归宿了。
而且几月来,战前已经有了无数次试探,结果都不容乐观。
消息传到京城,更是让许多人心惊不已——
五族联军都来了,大魏还有活路吗!
二皇子和四皇子的人已经连日在朝堂进言,说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让皇上早些考虑南渡的事宜了!
毕竟就算皇上不怕死,他们这些世家家大业大的,可不想被蛮族一场浩劫洗劫一空啊!
宁家的女眷同样也在担惊受怕,如今宁坚还在战场上,宁墨前不久来了家书,宁家女眷对战场上的局势也算有些了解。
但皇上不走,世家不逃,她们宁家就剩些老弱妇孺,若是男人战死,那也没什么举家南渡的必要了。
哪怕南渡已经成为了近来京中热议的话题,宁家却依然一切如故,日子如常。
“阿母,阿姊和阿爷什么时候能回来?”
两个小萝卜头每日练武,个子又长了不少,天天跟着宁母一起等边关传来的消息,但每次都没什么动静。
对他们来说,阿爷连年在外征战,有时候几年都回不来,已经习惯了。
但阿姊上战场还是头一遭,尤其是上次皇上下旨之后,阿姊也并没回来。
给他们回信的家书上说,如今自己还在边关,要等战事结束才能回去了。
两个小萝卜头就每日更加勤奋地练功,顺带着打听有没有阿姊的消息。
尤其是边关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虽然他们还不懂五族联军的严重性,但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
受京中人心惶惶的气氛感染,更是每日掰着指头算日子。
两个小萝卜头的问题,宁母也回答不上来。宁墨写来的家书十分简单,更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尤其她女子一人孤身在外,连军营也不能待了,说起来宁母也是忧心不已。
“唉且等着吧会回来的”
此时,母子三人口中的阿姊正带着雪狼队举行一个特别的仪式。
匈奴已经远去大漠,但上辈子和原主有血海深仇的羯人却不能不除。
宁墨带着雪狼队一路追到了漠北的羯人王庭,将大酋帅了结了不说,如今正在狼居胥山。
这是羯人的圣地。
宁墨带着雪狼队要做的,就是让羯人的圣地,也只能成为他们大魏的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