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文化团的人有八个,陈组长带的四个人先进村里。
后面四个人三天后进来。
两天后,八个人一起离开。
汪响的车子拉四个人,刚好坐陈组长李静他们四个,送到中川机场。
这老哥看似有眼色,实际想什么,何宁马上看出来。
他缠在高女士跟前,一口一个高姐亲热叫。
这两天在何宁家,他跟在人家身前身后,看似照顾人家,实则没安好心。
目的只有一个,这两天把人家拿下。
口口声声说在西京电视台推销家家乐方便面。
人家要走了,他打开副驾笑嘻嘻让人家坐进去。
李静都看出来了他不正经。
悄悄对何宁哥说一句:“你看这个汪总,看上高姐了,肯定把高姐拉他家去。”
何宁神色惊疑:“真的?老汪能把文化团的高姐拉他家去?”
“不信你看着!”
老混蛋不结婚有不结婚的好处。
摄制组人离开之前,这几天的文化工作给何宁总结一下。
十里铺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差不多都有涉及。
何富银在南山搞梯田,搞大棚蔬菜都不是主要特色。
主要特色是把井水抽到狼山顶上的水塔里,再顺管道流下来给万亩梯田喷灌。
值得所有黄土高原上的人学习。
陈组长离开之前,提醒何宁一些事。
“我们跟你们省的电视台还有活动合作,这些拍摄搞出来一部纪录片,火的是你们十里铺。
有很多人会跟进来,有大量投资会涌进来,你跟何村长的发展理念要有所改变。
有心发展西北农村土地事业的投资者肯定有,希望你们做好接待。”
何宁听得懂陈组长的建议。
“十里铺的发展,产业走出去,技术和劳动力要引进来,搞宣传离不开你们摄制组这几天的辛苦努力。”
汪响口气不是开玩笑。
“何村长本来要敲锣打鼓送摄制组人离开,但被陈组长拒绝了。
说敲锣打鼓是迎接大家,不能送大家。
兄弟,那就这样,我送陈组长高姐他们回机场,你就安心在十里铺搞规划,你那种窑洞,有必要再挖出来十几个,咱搞酒厂就有场地了。”
两天时间里,两台摄像机,拍村长的生活,拍李红梅带领妇人们腌菜的生活,拍学校里老师们的生活。
十里铺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走出去的步骤。
何宁再说一遍:“陈组长,拍的这些东西,没有剪辑的给我拿一部,我留作纪念。”
“没问题何宁哥,我整理出来一部给你带回来。”
两辆车子八个人,从何宁家大门口离开。
何富银嘴上嘿嘿笑合不拢。
这几天的折腾可不是玩儿。
“宁子,咱十里铺要出名了,要发达了,这可了不得。”
乐呵完了,忽然想起什么事:“你赶紧给许队长回个话,他说打你身上手机打不通,是什么原因?”
“哦?是不是欠费了打不通?怪不得这么长时间手机没响。”
兰城号码在高崖镇上充不了话费。
电话卡扣出来扔了。
回到屋里,用座机给许建国拨他身上手机。
“宁子,何村长说你把四万台机子都搞出去了?”
“你才知道?”
“还有四万台能拉回来?”
“对,五天后拉回来,在宁县泰县铺开的摊子上发货,这一个月,这一笔收入够你卖十辆康明斯大卡车。”
电话那头,许建国沉默了五秒。
“宁子,虽然我觉得没必要,但我还是要说,哥真心谢谢你,等我回来,咱俩好好喝一场。”
“照顾好大家,安心回来!”
挂了许建国电话,何宁转身去学校接文文,接柏柏敏儿回家。
站在学校大门口,校园里安安静静没有打闹声。铁栏杆冰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