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天开始,煤炭大涨价,你开煤场子也挣的盆满钵满。
差不多些得了。
何宁怀里抱着悦悦来村长家的,跟大家谈事情的时候,村长妇人哄着悦悦玩儿。
这会儿崽子闹瞌睡,瘪着嘴要妈妈哄。
韩梅整理完记录的东西,笔记本一合,说一句:“你女儿找妈妈,我带你回去,我妹和小梅估计还在你家。”
坐在韩梅摩托车上,何宁语气郑重:“梅子,咱所里灶上也要一台电吹风机吧?你今儿带上一台,算成本价五十块。”
“成本价是五十?”
“嘿嘿,出厂价是三十,从南省拉到咱十里铺,可不就五十。”
“你给别人卖八十,你一台赚五十,赚的太狠了吧?”
“太狠了?再过一个月,泰县宁县也有了,到时候你问问多少钱,一百块,大家都抢着要,到这个腊月正月过完,才降价降到八十块。”
警用摩托送何宁到大门口,李娟接过何宁怀里的悦悦,嘴上哄:“哎哟哎哟,把我娃惹的,哥哥都睡着了。”
李娟又给韩梅说话:“她俩刚走,我说在我家睡,她俩说不用,回学校去了。”
韩梅脸上微微一笑:“嫂子,我去学校跟我妹妹睡,明天早上回所里,电吹风机给我一台,算在我家那批货的账上。”
何宁跑进屋里,电吹风机包装盒抱出来绑在摩托后座上。
“哎!梅子,你有没有考虑要两百台?摆在镇上卖,赚上一笔手里也宽展些,你们所里也有些额外收入。”
韩梅就当没听见他瞎说的混话,摩托车骑上突突去了学校。
“切!赚钱事业都瞧不上,你以为你爸挣的钱能给你?”
李娟小声问一句:“宁子,你说明天一早去娃姥姥家的。”
“肯定去,一车货我都装好了,明天吃完早饭就走,都收拾好没?姨娘一件大棉衣,岳父一件棉衣,岳父的暖帽棉鞋也装上。”
“都收拾好啦。”
“关门睡觉!”
韩梅拿走的那台灶火吹风机被她妹扣在学校了。
明天早上急用。
从十一月开始,每天早上,五个教室的取暖铁炉子,老师房子的取暖铁炉子都要生火。
是学校老师每天早上最重要的任务。
往年冬天,教室里取暖是土灶。
往年时间从八月开始,搞来两车煤末子,和上一成土和成煤块。
晒到十一月,每个教室砌一个土灶膛,八点上课的孩子们,五点就得生土灶炉子,满教室煤烟赶八点要出干净。
土灶不散温,一个冬天过去,孩子们冻的手脚皴裂,念书不是念书,是受罪。
今年的十里铺小学大不一样,每个教室两个铁炉子,暖和是暖和了许多,每天早上生炉子是麻烦事。
张千教三个女老师生炉子生了这半个月,还是生不好。
女老师脑袋凑到炉盖上往里面瞅,火苗子怎么还不扑上来呢?
有了电吹风机那就大不一样,火苗子呼啦啦舔着炉盖子。
等孩子们都到教室,暖烘烘热乎乎的教室。
小两口在被窝里咕咕哒哒说半天学校里有了电吹风机的事。
“宁子,城里教室也生炉子?”
“傻老婆,城里教室生什么炉子,是暖气,烧锅炉的。
想住楼房不?想住了我给你买一套,冬天你们母子在楼房上,不生炉子的日子还是舒服。”
“那你呢?”
“我在村里种地养牛,我有三百亩砂地西瓜,五百亩梯田小麦,我哪有时间跑城里生活。”
“你不去城里住楼房,那我也不去城里住楼房,可是住在楼房里大早上不用早起生炉子呀!”
听这口气,老婆还是想住不生炉子有暖气的楼房屋子。
快睡着的时候,何宁脑子闪现一个景象。
十里铺小学背后,耸立起来几栋八层高楼,全村人在冬天里都住进了楼房。
烧锅炉供暖气不生炉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