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是宋仁宗赵恒写的劝学诗,大宋朝从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到赵光义变成了重文轻武。
文臣地位扶摇而上,以至于韩琦面对为部下求情的狄青说出了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也是从宋朝开始对文臣多加优待,俸禄高的能让明朝的文臣们流口水。
以正五品为例,月俸十六石,这是官员所有俸禄,自己如果要养一些车夫之类,那都得自己掏银子。中后期多了柴薪银、马夫银,按照人数每人每年补贴12两。
反观大宋,正五品的知州本俸只有几十两,可是每月可添支钱(补助)30贯,米7石、面10石、羊10只,更不用说换季的时候朝廷还给添置衣服的钱,给官员迎来送往的公用钱,知州每年能领一百五十两,地方上还有职田十几倾。
还不算有功名的人朝廷减免的赋税,也难怪宋朝官员活的那么潇洒,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估计明朝的官员都恨不得能早生三百年,活在大宋朝。
可事实是残酷的,尤其是今天一上朝,吴王朱橚的一封奏疏,直接把这些文臣干懵了!
“吴地乃是朝廷赋税重地,儿臣请所有封田、产业照常缴纳赋税,充盈国库!”
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秦王、晋王、燕王也都一起上书。
奏疏写的情深意切,身为大明皇室宗亲,理当带头缴纳赋税,否则时日长久,朝廷赋税必然流失严重。
按照道理来说,皇子们这么为朝廷着想,官员们应该彩虹屁立刻跟上,哄朱元璋开心。
可是现在朝中文臣三位大佬仿佛是聋子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们感动么?感动!
真敢动么?不敢动!
实话实说,他们真的感动,只从上次朱橚在大本堂说大明迟早要完,并且以宗室为例,给朱元璋算了一笔账。
他们私下也在想这件事情,不过也只是想想,老朱可不是一个老脾气的人,你劝他,不要对子孙后代这么好,那是想试试他的刀快不快。
现在几位藩王一起上书要求照常纳税,显然是朱元璋同意了的,只要他定下来,每年能为朝廷多收不少的赋税。
他们真敢动么,真不敢。
你拍了朱元璋的彩虹屁,朱元璋一句咱儿子们都这样了,你们是不是也表示表示?
不触及大家的利益,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朝廷给的俸禄实在不高,不少人都指望着减免赋税额外收入一些。
要是真的照常纳税,大家十年寒窗苦读为了什么?
难道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种话平时大家挂嘴边,只是当成人生的目标、理想、向往,可人是要吃饭的,就算是家里有钱,谁会嫌钱多。
一时之间朝堂安静了下来。
&34;怎么都不说话,胡惟庸,你觉得几位皇子的奏折,朕该不该答应?&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