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你和我们好好说说那个四大汗国,还有什么多瑙河之类的事情。”
第二天课间休息,老二朱樉、老三朱棡都围了上来。
要不就说老朱够死板呢,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前五个儿子,有三个写出来,大家不知道怎么读。
那么多木字旁的字,非要叫什么朱樉、朱棡、朱橚。
“四大汗国,多瑙河?你们说的是蒙古西征吧?”
心里嘀咕了一阵朱元璋,朱橚明白过来这两个哥哥的意思。
“对,是蒙古西征。”
两人连连点头。
说起来蒙古西征是蒙古人的骄傲,大明朝自然不会宣传这些事情,甚至搞不好现在不少蒙古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自称成吉思汗,随即攻打金朝,野狐岭之战以十万骑兵大战金朝五十万,歼敌二十万,第二年攻占金朝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平。”
“随后西进灭掉西辽,与中亚大国花拉子模接壤。”
“成吉思汗一开始也没想打花拉子模,而是想灭掉金朝,没想到花拉子模太后发动政变夺取了儿子的政权,她的亲戚贪图成吉思汗派出商队的财物,将五百多人的商队杀的只剩两人逃回。”
“成吉思汗忌惮花拉子模的国力,又派出使臣责问,要求交出凶手,结果使臣被杀,将其余的人胡子刮掉送了回去。”
“成吉思汗大怒,调集军队二十万开始攻打花拉子模,他们兵分四路,很快打下花拉子模大部分的疆土,花拉子模的苏丹摩诃末也在战争中死去。”
“其中哲别速不台,追杀摩诃末,跨过西海,攻打了罗斯人和钦察人,一举灭掉了花拉子模。”
“班师途中,因为西夏不派军队跟随西征,灭掉了西夏。”
“不久之后,成吉思汗病逝。”
“第二次西征,是蒙古第二位大汗窝阔台组织的,统帅是术赤长子拔都,他的长子贵由,察哈台的儿子拜答儿、拖雷长子蒙哥。另外手下大将、王公贵族的长子,全部参加此次西征,因此也被称为长子西征。”
“第二次西征,蒙古大军一路向西行进万余里,攻灭罗斯各个公国,一直打到了匈牙利,为了防止欧洲其他各国的支援,拜答儿率兵打攻波兰。”
“两支军队,分别攻入波兰首都和匈牙利的首都,原本他们要继续进攻,不过蒙古大汗窝阔台过世。”
“因为拔都和贵由有矛盾,贵由拖了两年才继承大汗的位置,没过几年贵由过世,蒙哥成为蒙古大汗。”
“为了继续征服世界,蒙哥和忽必烈兵分几路南下灭宋,派弟弟旭烈兀进攻中东。”
“旭烈兀很快攻灭中东数个国家,将绵延了几百年的阿巴斯王朝消灭,攻入巴格达城,随后进攻叙利亚,攻占名城大马士革。”
“马穆鲁克率兵迎战,这个时候蒙哥攻打钓鱼台久攻不下,最后死在钓鱼城下。”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爆发战争,旭烈兀率军东进准备参战,不过得到忽必烈承诺,最后静观其变。”
“之后忽必烈争夺汗位成功,允许其他几个汗国独立,专心攻打大宋,建立元朝。”
朱橚将蒙古三次西征的事情,简单的说了出来。
期间,他们还询问了何为欧罗巴,何为中东,等等一些在当时还觉得很陌生的名词。
“真如你所言,这蒙古人当年横扫世界距离现在也不过是短短一百多年,怎么就如此不堪一击了?”
朱樉觉得奇怪,便开口问道。
“这是游牧民族的通病,他们南下一般都是遇到严寒天气,一旦南下建立王朝,从游牧转变为统治阶层,便会很快腐化堕落。”
“不管是一开始的鲜卑、还是后来的契丹、金、蒙古都是如此。”
“游牧民族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对于他们来说起码就和咱们走路一般。从小也学习射箭,是天生的战士。”
“一旦打仗,从十五六岁到四五十岁的男丁都可以征伐,直接参与战争。”
“可离开了蒙古那种环境,成为了统治地方的贵族,他们的子孙自然也不会再受这种苦了,当然从中原离开重新回到草原的他们,一旦获得了喘息之机,还是会和以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父皇不断的派兵攻打蒙古人的原因。”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我们中原王朝,一开始的时候也都是武德充沛,可随着天下太平,开国将领、精锐老兵一个个去世,战斗力也是在不断的下降。”
朱橚不但回答了游牧民族为何入主中原之后,战斗力迅速下降,也回答了为什么中原王朝一开始都挺厉害,可后代越来越不行,说起来都是一样的原因。
“蒙古人为什么派长子西征,他们不是让长子继承王位么?”
朱棡有些奇怪的问道。
“蒙古人的习俗和咱们还不太一样,我们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可是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习俗,他们的想法是,孩子长大了就分一部分家产自己去过日子,他们的身子不行的时候,幼子还年幼,可以继承他们的遗产。”
“比如成吉思汗过世的时候,把手下最精锐的怯薛军就留给了自己的小儿子拖雷,否则蒙古帝国的汗位也不会落到拖雷一脉。”
朱橚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难怪呢,这种做法倒是适合他们放牧的习俗。”
朱棡点了点头,随即觉得这事倒也好理解。
“对了,二哥、三哥,你们问这个做什么?”
朱橚看向了二人。
“这不是你昨天下午去学医,中午的时候老四跟我们说起了这事,还说是你告诉他的,我们觉得好奇,所以过来问问。”
朱樉笑呵呵的说道。
“原来是这样。”
朱橚点了点头,历史上朱棣是有野心的他知道,可没说这哥俩也有野心啊。
其实他们没有野心倒是也好理解,他们比朱标小不了两岁,从小一起长大,关系自然很好。
加上朱元璋驾崩的时候,他们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争权夺利的想法。
至于他们现在听了朱橚的介绍,是不是有了别的想法,朱橚也无从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