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被怼得一噎,很想说自己会算。
可是司科长却直接举手:“我同意这个提议。”
其他人立刻跟着举手。
“我也同意。”
“我没意见。”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也算是变相的变废为宝嘛。”
那个一开始反对的人还是觉得有点不得劲。
轻声嘟囔:“杜秘书还真的是为了厂子着想呀,什么东西都想着利用到最大的程度。”
司科长坐在这个人的旁边,听了他这话就反问:“于科长,你这话我听着怎么觉得不对?杜秘书这种想法不是很正常么?厂子的利益就应该摆在首位,要是我们大家之前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至于每个月都处理那么多的瑕疵品。
一尺布料几毛钱,做一件衣裳最少需要七尺布料,冬衣需要十五尺。而咱们厂处理的瑕疵品,却是论块出售给员工做福利。
按照杜秘书给的数据,一件衣裳只需要两块布,折合起来还不过两块钱。
再加上人工费,成本最多三、四块钱。而制成成衣,一件至少八块,贵一点的,还能卖到十六块左右,这是什么差距?
我相信我不用再算给大家听,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样的利润。
而且咱们厂每个月因为瑕疵而积压的产品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清楚。
于科长,你这是还有其他更好的想法?那尽管当众说出来,大家一起听听嘛!”
于科长咽了咽口水,不想说话。
他有个屁想法啊!
这样一来,他以后怎么把那些‘瑕疵品’处理掉?
那可是他赚钱的大来头好吧!
他把这些料子打包以原价的七折卖给供销社,从中赚提成已经好多年了!
现在杜梨一来,居然就把盯上了他赚钱的门路上!
这让于科长怎么会开心?
他看向坐在厂长身后记录的杜梨,嘴角控制不住的歪了歪。
杜梨抬头,跟他直视。
可是于科长却心虚的挪开视线。
杜梨:直视我啊崽种!有胆子以好充次倒卖厂里的布料,不敢看人了?
没错!
这件事情,其实是杜梨无意间发现的。
主要是她当了厂长秘书之后,除了开会就卯足劲的找合适的方案。
她不管做什么,都不是混日子的。
之前当播音员,是为了更好的进一步。
如今当秘书,也同样如此。
积累人脉,扩展路子,这才是她需要做的。
等八十年代开放贸易之后,她才能真正的做到自由。
现在呀……熬吧!
不仅要熬,还要幸福的熬,有意义的熬!每一步都当成积累。
至于这期间遇见的麻烦,她不怕!
她这样无所畏惧的看着于科长,于科长反倒更加慌张了,等会议结束。
厂长就把司科长跟于科长留下来。
跟他们商量如何进行人手分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