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陈叔,陈叔熟练的在做酿皮子,跟她说话的时候也是寻常态度,一点也不生疏。
那种好像两个人认识了很久的态度让杜梨提心吊胆的,这陈叔,神神道道的,不会是……精神有问题吧?
“陈叔,我得先回去了,家里孩子们还等着呢。”
“等做好给你装上!急个啥?”陈叔手脚麻利的把做好的酿皮子都过了凉水,切好,装盘,还用之前杜梨给的那个玻璃罐子装了一些调料。
“老头做的这个调料,那可是独一无二的。”
陈叔自卖自夸,把东西都给杜梨放篮子中。
“行了,你回吧,没事别到镇子上来,最近乱着呢,对了,回去的时候,去供销社一趟,来镇子上一趟不容易,总得给你婆婆买点东西是吧?”
陈叔说完,把篮子给杜梨。
杜梨几乎是被推着出院子的。
“嘭!”看着院门在自己面前被关上,杜梨提着篮子站在门口,人是懵的。
她牢记得赵女士以前说过的话——听人劝,吃饱饭!
只要思量着别人的劝说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去做就是了!
所以杜梨又去了一趟供销社,在售货员的白眼下,买了两根针,一卷缝衣线。
给了钱跟票,她才拿着东西往回走。
却在镇口的时候被人拦下。
“去哪儿?”
杜梨:……
她愣怔了一下,这是两个绿衣裳,胳膊上戴着红袖章。
“我,我回家。”杜梨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村妇样,声音都在哆嗦。
“篮子里是啥?”绿衣裳问道。
杜梨将布掀开。
声音发抖的道:“我,我叔给我做的酿皮子,带回家给娃儿解解馋,还有供销社买的缝衣服用的,我婆婆让我买的。”
“介绍信呢?”绿衣裳恶声恶气。
杜梨急忙从兜里掏出来介绍信。
两个绿衣裳看了,嫌弃的挥挥手:“走吧。”
“诶,谢谢……两位大人。”
“喊啥大人?要喊同志!”绿衣裳蹙眉嚷嚷。
“好的,同志!”杜大戏精把没见过世面小家子演绎得足足的。
挽着篮子,一脸后怕的离开,走远之后,她回头看不见别人了才呸了一下。
“鸡毛当令箭,猪鼻子上插葱,什么玩意儿!”
嘴上这么骂,却也不能跟人闹。
否则的话,影响的不仅是她自己。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悲哀。
看来最近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等过了这段时间再看看。
她望天,这场活动要持续十年。
亲娘咧,她不会在村子里耽误十年的时间吧?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活人还会被尿憋死不成?
她这么想着,大步的往家走去。
刚到家,两个孩子就扑过来,团团抱着她不撒手。
“娘!娘!你去哪儿了!怎么才回来呀!”
“好了好了,松开松开,热得很,去镇子上了,你们陈爷爷给你们做了酿皮子,咱们中午吃酿皮子好不好?”杜梨被两个孩子热情包围,出了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