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姑姑,那我就收下了。”
“这孩子还跟姑姑客气了,你爷爷现在要是活着,还得让我给你这家主见礼呢。”
“姑姑咱可是一家人,这可不必,咱们可是说半天了,再不吃点这美味佳肴可要凉了。
姑父,咱们能喝点不?”
“今天是个喜日子,必须喝点。”
“姑父,我那酒架上有各种酒,你喜欢什么,侄儿今天就陪你喝什么。”
“好,我去挑酒去。”
孙枫见张永平起身去挑酒了,对姑姑问道:“姑姑,您应该跟姑夫结婚很多年了吧,怎么没要孩子吗?”
孙枫一说这话,孙秀兰的不悦之情上脸。
对孙枫说道:“还不是你爷爷欺负人,把我们家的两个孩子,全送到你二叔三叔家抚养了。”
张永平拎着两瓶茅台回来说道:“爸不是好意吗?
你啊不要老在这上对爸有怨气,孩子们不是都挺好吗?”
孙枫见这里肯定是有啥隐情了,也得顺着说道:“咱家族向来的做法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处,我要是跟父母若是在一起,那场战役不也就跟着父母牺牲了吗?
这事中的曲折我虽然也不知道,可现在国家的初期建设还在摸索实践阶段,暗流也是无处不在的,等一切走上正轨就好了。”
张永平把酒倒上说道:“小枫说得对,一次重大的变革是难免有很多未知发生的。
我们眼下是很好,可谁能看清以后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事,小枫来咱们喝一杯。”
女人总是难免在儿女情长上心软一些,见丈夫和侄子都这么说也就没再多说,拿起公筷给孙枫夹起菜,如同是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般。
“姑姑,我敢说二十年后,你会感谢爷爷目光长远的这个做法。
别看我现在做事很高调,看是为了更好的站稳脚,其实等有机会我还是想出国的。”
“你虽是国外长大的孩子,可根毕竟是华夏,你这想法可有点违背你爷爷的初衷。
你爷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和努力,就是希望孙家的根永远留在华夏的。”
孙秀兰有些不理解孙枫的想法,把老爷子的意见和想法说了出来。
“姑姑,二叔和三叔不也是华夏人,不也是在华夏的领土上吗?
我才二十多岁,我去国外即使闯荡三十年回来,那时不也是能把根带回华夏了吗?
做事我觉得不能只看一时一地,我去国外更利于我更快的发展。
我打算有机会,还是要作为商业间谍的身份出去,这样既能为国做事情,又能把孙家再次振兴起来。”
张永平觉得孙枫的想法谋划都很好,可孙枫现在的身体情况,即使恢复的再好,可能会像没受过伤一样吗?
“小枫你的想法固然很好,可你更要想想你的身体是否合适,国外的反间能力是很强的,你还要这么冒险吗?”
“我这次虽受伤,可我并没有暴露身份,包括写作上都是枫林红叶的笔名,国家想用我随便找个理由都能让我出去的。”
“小枫你这一提笔名,让姑姑想起你的文学素养和曲艺功底,让姑姑真是佩服不已,你有时间去给我们文工团指导一下怎么样?”
“咱是自家人,何须有时间啊!
我去街道工作顶多一上午,姑姑要是想用侄儿,你就派车接我去。”
孙秀兰对侄子的回答非常满意,开心的笑道:“那咱们可说定了,我到时派车去接你。”
孙枫借助站在巨人肩上的前瞻性,隐晦的跟姑父又聊了一些时局上的事情。
一家人一直聊到店里打烊,孙枫才送走夫妻二人,但也约定绝不在明面上露出亲属关系。
(朋友们的支持,对于萌新的我,感动涕零!再次感谢包容,感谢爱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