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栀拿着剧本,从头看了一遍。
电影名是《相爱在那个雨季》,听名字就知道是个爱情片。
故事是以一段旁白为背景,把情节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
讲的是男女主是高中同学,男主暗恋,女主被暗恋,高考结束,一个考上了省城大学,另一个却落榜了,青年男女最终各有归宿,后来男主想起那年雨季告白的事,失声痛哭。
施莲舟平静道:“有什么想法?”
姜栀沉吟片刻,如是道:“很通俗的电影片子,情节不算出彩。”
她说的是很客观的评价,就这样的片子,放在上辈子,肯定得凉凉。
施莲舟看着她,没说话。
姜栀又道:“要想电影好,票房高,得另辟蹊径,加上一些不落窠臼的构思。”
施莲舟来了些兴致:“愿闻其详。”
姜栀也没卖关子,给出建议:“电影开篇镜头,可以选择一位老人,把情节故事娓娓道来,会比旁白听起来更热烈,真挚,有趣。”
“在结尾,可以再拍摄故事主人公年迈后步履蹒跚的镜头,会给人一种经历过美好爱情的瞬间后,又瞬间被拉到一个古老怀旧的氛围里,让观众验证年少时爱情的美好。”
“其次,情节的推动太平了,可以制造一些误会,或是狗血的铺垫。”
“……”
姜栀侃侃而谈,给出的都是极为实用的建议。
施莲舟听着,神色十分认真,狭眸微亮。
两人谈论了许久。
直到日上三竿,施莲舟才意犹未尽地道:“很有用的建议。”
姜栀没搭话,转身去了厕所。
她前脚刚走,后脚张茵就凑了过去。
她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还捏着一个薄薄的文件袋,站在距离施莲舟一米远的地方,弯腰浅笑道:“莲舟,她……”
施莲舟修长的手指拨动着摄像机,头也不抬地道:“叫导演。”
张茵面色微变,但很快就冷静下来,顺势道:“导演,我这相机里拍了些报纸能用得上的照片,你要不要瞧瞧,看决定哪些能用?”
她在电影里扮演一个记者,和男主角是同事,也算半个女配,专程拍摄一些电影里能用得上的报社画面,否则施莲舟也不会给她配上这款海城新款的相机了。
当然,相机也不是专程买给她的,电影结束后,是要还回去的。
而且这个角色也不是施莲舟邀请她过来的,而是她厚着脸皮,舍了父亲的脸面求来的。
施莲舟薄唇微抿,神色不耐,冷声道:“这点事都决定不了,我花钱请你吃白饭?”
听着施莲舟毫不留情的斥责,张茵眼圈一红,虽然早就知道他是个不解风情的性子,对女人更是没几分好脸色,但那是在认识姜栀之前。
她刚刚一直看着,这个男人,刚刚分明不是这样的态度!
为什么?
他若一如既往的冷峻难相处也就罢了,但这种“例外”和“偏爱”,叫她心头滴血。
既然能是姜栀,又为什么不能是她?
分明是她先认识他的!
这么想着,张茵就深吸一口气,努力将泪意逼回去,说道:“我已经把照片都洗出来了,为了电影拍摄的细节更完整,你还是看看吧。”
施莲舟转头看她,黑不见底的眸子,令张茵倍感压力。
她很想转身就走,但想到姜栀,还是扎在原地,一动不动的捧着文件袋。
施莲舟伸手,拿过文件袋,指尖都未曾碰到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