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街道上,姜栀轻灵温软的声线造成了很强烈的效果。
香蕉是精贵水果,而且不易保存,大名镇可从来没卖过,一时间,凑热闹的和见世面的都蜂拥过来,不一会儿就把姜栀面前的一小块地给挡的严严实实。
一个大娘道:“同志,这真是香蕉?”
姜栀还没开口,圈子里就有人道:“是香蕉,我在省城见过!”
这话一出,人群就沸腾了一般。
“同志,给我来一斤香蕉!有票!”
“我也要一斤,我也要,我也有票!”
“我没票,来两斤!”
“……”
大家都看出姜栀就提了个篮子,这些稀罕物很少,现在不买待会儿怕是都买不着了。
姜栀刚要给客人拿,却想起自己没有称!
她嘴角一抽,拧着眉说道:“麻烦大家稍等片刻,我和隔壁借个称。”
隔壁是卖豆腐的,早就眼红姜栀摊子的热闹劲儿了,本来是不想借称的,但看到那递过来的一根黄灿灿的香蕉,到底是没经得住诱惑,借了称。
姜栀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嘴甜,大婶大娘大哥大伯叫的十分流畅。
“同志,没有粮票,肉票行不行?”
“行!不拘什么票!但是粮票得多给两张。”
姜栀话刚落,又有不少人涌了过来。
生意火爆,蛋子在一旁都跟着激动起来,偶尔还能给姜栀搭把手。
在这个人均工资四十多块的八十年代,按理说三块一斤的香蕉是很贵的,但胜在稀罕精贵,约莫半个小时,姜栀篮子里的二十三斤香蕉就兜售一空了。
她破袄子的内兜里塞满了零钱,鼓鼓囊囊,瞧着就不少。
二十三斤香蕉,有票售卖出十四斤,赚到378元,还有十几张粮票,肉票,甚至一张工业券,没票售出的有九斤,赚到了27元,今天一共入账了648元。
这点儿小钱姜栀不用清点也能算出来,心下喜滋滋的。
她收拾了篮子,拉着蛋子就要走,这时,有人高声问道:“同志,明天还来卖吗?”
姜栀回道:“不来了!”
她今天卖香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没钱逼得。
虽说香蕉是她从系统里兑换出来的,但来源没办法解释。
这个年代对国家和集体物资把控的十分严格,凡是将物资进行倒买倒卖,长途贩运的都属于投机倒把,大名镇没有香蕉,民众有理由怀疑她是从省城进货来贩卖的。
虽然她并没有高价卖出谋取暴利,但货源没法子解释,很容易让旁人眼红。
她可不想被人以投机倒把罪抓进班房里,所以出售水果这条路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姜栀也不管身后一片哀嚎之声,拉着蛋子直奔大名镇卫生所。
她现在身上一共有698元,重新包扎伤口,再跑一趟书店和供销社,时间紧得很。
“妈妈,你好厉害啊。”
蛋子黑澄澄的眸子像是冒出了星星,眨也不眨的盯着姜栀,一脸的崇拜。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姜栀微微扬起下颚,削薄的弧线显出几分得意来,说话间,她摸了摸蛋子的脑袋,目不斜视的从一辆停在卫生所路边的越野车旁走过。
在大名镇,一辆机动车,是极吸人眼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