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你把辽人揍了一顿,把他拖进小黑屋逼他归还易州,辽人是什么脾气,肯定要联合西夏大举进攻,
现在大宋的财政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被肃王这么一搞,最少也要像庆历年一样大举增兵,搞不好还要多付出不少岁币才能平息事态。
苍天啊,这不是要命吗?
郑居中一脸苦涩,
他本来在家丁忧丁的好好的,官家非得把他弄回来接掌枢密院,
他本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就兴致勃勃地来了,
没想到“权”字还没去掉,自己就摊上了这么大的事情,
如果边衅再开,他可不是回家丁忧就能解决,搞不好要被贬去黄州之类的地方与民同乐,他这么多年为了向上爬付出的艰苦努力就彻底付之东流了。
“大王,大王怎能说出这种话?”郑居中喃喃地道,“宋辽百年的交情啊,宋辽百年的交情啊……”
赵枢呵呵笑道:
“郑相公放心,宋辽的关系好着呢,而且不是小好,还是一片大好,这次全仗郑相公主持大事,父皇日后定有重赏。”
杨戬也在一边帮腔道:
“不错,我看郑相公年内就能去掉‘权’字,主掌枢府,真是可喜可贺啊。”
余深也担心此事牵连到自己,官家找个借口让自己一起滚蛋,但他意外发现,杨戬居然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还在跟赵枢有说有笑地攀谈。
咦,不对劲啊,如果肃王惹了大祸,杨戬这个老东西肯定也受到牵连,他应该没理由帮梁师成坑害肃王才对。
难道……
“大王此番为大宋收复旧土,立下大功,于某愿据实上奏,请官家嘉奖大王德行!”
余深知道自己如果按照普通的套路,早晚要被王黼斗得离开朝堂,
现在肃王得势,又愿意跟王黼唱反调,那就是自己人,说不定为肃王抬轿,还有在太宰位置上做下去的机会。
就算后来证明肃王真的有错,余深也不过是被贬出开封而已,不会再有什么更大的损失。
余深积威犹在,有他定调子,众人一改之前的种种小心,纷纷没口子夸赞肃王了得,不管怎样,先在肃王面前露脸再说。
于是,对于赵枢出使的效果,当天赵官家的桌案上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奏报——
以王黼为首的官员指责赵枢在枢密院中殴伤辽使,导致辽使大怒而且,一场大战即将被肃王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