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头上还缠着纱布,纱布下隐隐有深色透出,明眼人一看就知是血迹!
哪怕是黑白报纸,也能看出女子面色惨白,带着浓浓疲惫。
可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却好似透着光一般,格外认真。
她正从医疗箱中拿出器械,似乎要为这名少年治疗腿伤。
明明她本人已经受伤,看着仿佛随时要倒下的模样!
而头版照片的配字标题,没有丝毫花里胡哨的震惊体,只有简简单单的一行字——
虽千万人吾往矣!逆行的拯救者们!
报道内容很简单,笔者以他的角度,讲述了他随医护救援队前往地震灾区的见闻。
他提到了许多人。
叶清月也只是他笔下的其中一人,在这篇长得快占据报纸大半内容的报道中,她的篇幅并不多。
可看过报道的人,却牢牢记住了“叶清月”三个字。
从文字中,他们“看”到了那个机警无比,千钧一发之际提醒司机,改变了大巴车被山石掩埋悲剧的年轻人。
“看”到了她为保护另一名年长医生,用身体挡住山石,崴伤了脚的痛苦。
“看”到她哪怕脚伤严重到救援队所有人都阻止她去灾区,要她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也要忍痛随着救援队前往一线。
甚至在大家熬不住疲惫去睡觉时,跑到伤患集中点,熬夜为重伤患者治疗,保住了那名伤患差点要截肢的腿!
在看到叶清月为了救埋在山洞里的孩子,跟随救援队进去,结果遭遇余震,被掩埋在里面时,读者们的心都被揪起。
报纸上在这一节的文字旁,配上了一幅小图——
那是被山石挡住,埋得严严实实的洞口。
黑白照片更显那画面的绝望。
再往下看,知道叶清月被救出,松口气的同时,又不免心疼一天一夜没睡,还受伤砸到头脑震荡的她太可怜。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仿佛随时会倒下的她,却忍着痛苦、忍着严寒,只为保住痴傻少年的腿!
笔者写到此处,忍不住添了笔他内心之言——
明明她也是需要救援的伤患啊!
这同样是看了报纸的读者内心的想法——
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怎会如此坚强?
而答案也很简单。
笔者在事后采访了叶清月,问她是怎么撑下来的。
叶清月只说:“我来灾区,就是为了救人的。”
是作为医生的信念与职责,让她撑到了最后!
笔者在报道的最后称赞包括叶清月在内,所有前往灾区的救援人员——
这是一群令人钦佩的逆行者!
叶清月在末尾看到了周记者的名字,她第一次看周记者的报道。
不得不说,周记者的文字看似朴实,却处处透着真情。
与京日晨报那种充满了臆测,想方设法制造矛盾,十分刻意地想激起人心中戾气的报道,形成了鲜明对比。
简直是云泥之别。
叶清月抬头看向李主任。
李主任也在看着她,咧嘴一笑:“我带着报纸回医院的路上,听说京日晨报的门口,被人砸了臭鸡蛋!”
他说完,长舒一口气。
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