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趁着盖房请了木匠的机会,置了不少新家具,这次搬家,跟后世的拎包入住也差不多了。
房间并排一排,坐北朝南,总共八间,堂屋在正中,厨房在西侧,其余六间是住人的房间。
麦梓要求的仓库,是挨着院门的倒座房,另有一个专门的洗澡房,在西侧,是个独立的房子,坐西朝东。
洗澡房对面是个四角亭式的开放厨房,木头搭的,天气热的时候做饭用。位置正好在新老院子的分界,将新老院子隔离开来。
老院子在新院子的东面,如此正好是的四合加偏院的格局。
再说房间的分配。
因为新家修的火炕,从厨房灶台连通各个房间,于是房间的优劣,直接就由距离厨房的远近决定了。
新家一排房子,由西向东依次是厨房,麦梓,苏建民,沈之禾,堂屋,老两口,小两口。
麦梓无疑是家里头号团宠,自然要离厨房最近,冬天的时候,炕一烧起来,她的房间最暖和。
苏建民凭他的病弱身躯得了个第二名。
第三名自然要给还是个孩子的沈之禾了。
后面的顺序,苏德良两口子跟麦芽谦让来谦让去,麦芽说什么也要让老两口排在自己前面,如此才定下。
房间都是一模一样的,也都不大,最里面靠墙一排是炕,进门窗下的位置摆个桌子,左右两边各摆上架子立柜,也就完事了。
堂屋稍微大些,靠墙也是炕,正中摆个吃饭唠嗑的大圆桌,围一圈椅子。
说不上多豪华,但在这时候的乡下,却是妥妥的豪宅了。
砖瓦房不算,家里的孩子,还能一人一个房间,还家具齐全?谁敢想?
吃过早饭,来参加暖房宴的村里人就陆续来了,来的最早的,大队长家,钱家,麦芽外婆家,这些是来帮着张罗宴席的。
都是之前帮着苏家盖房的人,对这院子早就惊叹过几百回了,这回再来,倒还算淡定。
其他人可就不淡定了。
等第二波真正来吃宴的人来了,院子里就开始此起彼伏地吸气加叫唤了。
“老天爷诶,咋盖这么多房?”
“妈耶,这大窗户,咋还是玻璃的,真亮堂啊!”
“电灯?这个房间有电灯!咦,这个房间也有!所有房间都有?”
村里不讲究什么隐私不隐私的,暖房宴本也是任由大家参观房间的,苏家人把自己紧要东西收好,也就任由大家里里外外地看啊摸了。
宴席摆在院子里,借了村里人的桌子椅子,还有碗筷,整整摆了六大桌。
沾亲带故的一家来好几个,摆了两桌,村里其他人就一家只来一个了,五十多户来了差不多四十户,就是四桌。
这排场摆的比有些人家的婚宴都大了。
苏德良对外说的是苏建国两口子的暖房宴,也说的明明白白,这院子是建国和麦芽的院子,未尝没有给麦芽做脸的意思。
结婚的时候没请客,到底是亏了麦芽。
这回办得大点,就当补偿她了。
等明年开春孩子生了,到时候孩子的满月宴跟他们的结婚宴一起办,再热闹一回。
总之不能委屈了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