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逃跑了,余下的士兵士气低落,很快投降了。
西凉的军队捷报频传,压得大齐边关连连向朝廷求救。
皇帝怒不可遏,“这群饭桶!连个城也守不住。”
“皇帝息怒,大齐多年不动刀了,将士们实战经验一般,会败北得如此快,应该也是措手不及的缘故。”
皇贵太妃帮皇帝找好了兵败的理由。没办法,不能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吧。
皇帝怒得连拍桌子,杯子一滚落到地上, 碎了一地,“有一些打也不打就选择投降,这群人朕如何信得过?”
皇帝心胸狭窄,有能耐的将领已被他罢官在家,根本不用 。留在边关的很多是才能平平或走了后门投皇帝眼的草包,会兵败如山倒,不足为怪。
皇贵太妃叹气 这孩子太心急了,做大事哪里有这么容易?不过是自己的儿子,还能如何?
“皇帝,当下之急是最好迅速选出一个挂帅的将领,带兵平叛。”
皇贵太妃冷静提醒皇帝正经事得办。
皇帝为难,“放眼望去,有几个用的了?”
“我看 ,镇南王就很好,身为驸马,理应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不是吗?”
皇贵太妃笑容淡淡。
弘宜公主与镇南王成亲后 ,镇南王名正言顺当了朝廷驸马,是皇帝的臣属。
这一次让镇南王出征,目的也不简单。皇贵太妃与皇帝一眼看不顺眼镇南王的嚣张气焰,想方设法要压他一头,连弘宜这个死丫头都不可避免为他倾倒,镇南王是该除不可了。
皇帝想了想,意味深长地说道,“镇南王是朕的妹夫,理应为朝廷出力 ,弘宜这会儿身怀六甲,不宜出门,却深明大义,我想她是最赞成镇南王去前线的人了。”
扣留人质,皇帝又不是第一次做了。而且,武蓁蓁母子必要时会是成为镇南王的软肋。
“嗯 ,蓁蓁这孩子心善,也很懂事。”武蓁蓁医术高明,救了不少人,外头人都把武蓁蓁当做观音菩萨一样崇拜了 在在这情况下,段栩敢蠢蠢欲动,就等着百姓的口诛笔伐吧。
皇帝与皇贵太妃计谋想得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又不一样了。
皇帝在朝堂上一宣布镇南王段栩挂帅出征的消息后,一些大臣炸开了锅,想上书反对。
镇南王拥兵自重已是大齐的威胁 ,如今又要他出征平叛,岂不是羊入虎口?
不过皇帝力排众议,把帅印交给了段栩,统兵十万平定西凉燕国联盟军。
段栩顺势接过了任命诏书,这一刻他是大齐元帅,责任重大。皇帝任命很急,他今天就得走。
等段栩领了圣旨回到王府时,武蓁蓁过来告诉他,她会与他共存亡。
段栩握住她的手,“这一次是大好时机,你跟着我走吧。”他没想到皇帝那么放心交给他兵权,也不担心他一去不复返。
“好。”皇贵太妃已准备接她入宫了,武蓁蓁不会任人宰割,决意跟着段栩走。
到了夜晚,武蓁蓁乔装打扮,变成一个很不起眼的村妇,坐上马车,早已迅速离开王府。
皇贵太妃还打算先下手为强扣留武蓁蓁呢,结果武蓁蓁溜之大吉,不玩这一套。
段栩也靠着圣旨带兵出征,从京城去了边关,两夫妻人间蒸发,别提多搞笑了。
皇帝气得半死,“武蓁蓁呢?身怀六甲的孕妇还能跑远了?”
“奴才不知。”安插在王府的宫人瑟瑟发抖,她完全没发现武蓁蓁的失踪。
“弘宜公主说是要为大齐将士祈福念经,暂时不回来了。”
临走之前,武蓁蓁对着几个丫鬟交代过她得等到前线战事大胜才归来。
皇贵太妃不满,“蓁蓁都要临盆了,还去寺庙烧香,多不吉利。赶紧让她回来,好好的王府世子可不能出任何差池。”
“王妃她的轿子已经走远了,追不到。”
另一个奉命寻找武蓁蓁的宫人擦了擦汗,把武蓁蓁的动静告诉了皇贵太妃与皇帝。
皇帝怒而骂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镇南王妃大逆不道,谋害太妃,立即发布通缉令,抓捕镇南王妃归案。”
他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先把武蓁蓁抓到再说。
皇贵太妃认为不妥,想劝住皇帝,却被皇帝吼了一句,“母亲,你现在受伤了,别说话,好好养伤。”
“……哀家受伤了,都是镇南王妃害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