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没发现,李妙瑜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比她的哥哥差多少,反而做得更好。
隆庆帝开始考虑起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
安将军答道:“英明睿智,深明大义。”
若不聪明 ,怎敢去祁州?若无远见,又为什么去提醒安将军?
隆庆深思片刻 ,半晌不语。
等过了一阵子,隆庆帝方挥手叫退安将军。
安将军领命告辞。
远在天边的陆离并不知道她的便宜父亲此时此刻想着她的事情,她忙于祁州账本的破译与搜寻,并安抚人心,顺带清除祁州内部的部分余孽,还祁州一个欣欣向荣的环境。
眼见着大功告成,陈先生很是兴奋,“这一回多亏了公主殿下的襄助,没有殿下,这些事情也不会解决得那么快。”
越与陆离接触,陈先生越崇拜陆离 。明察秋毫,不偏不倚,同时深谋远虑,不比皇子们差劲。
陆离回之一笑,“这一切还是多亏了陈先生和诸位官吏的大力支持。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凡陈先生拖后腿,她也没机会做到这一步。
“公主功在社稷,回宫后,陛下必有重赏。”陈先生笑容满面。
有一位睿智的公主在,大燕可再兴旺三代。
陆离倒是含蓄地表示,“或许,本公主也有本公主的福气。”
她已经收到了芷晴的信,皇宫近日发生了叛变,她的便宜哥哥互相残杀,天子怒不可遏,一个被杀,一个被关,可真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对于李晖的结局,陆离没有太大的反应。冤有头债有主,前世他怎样对待李妙瑜和许皇后,这一世他不得好死,那是一报还一报。
李晖造反,他的外祖父徐氏一族也被抄家灭族了。李晖都除去名号了,何况是谋逆同党徐氏?
这下子,徐氏一族走上了前世许家的路,灰飞烟灭。
被废的徐氏在固清馆听说了徐家诛杀与李晖被杀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当天晚上趁人不注意,吞金自杀了。
徐氏自尽,隆庆帝也懒得和她计较太多,反正徐家男丁全部斩首,就留下女眷孤女没入宫廷为奴,徐氏接受不了情有可原。
由于是废后,还是罪人家属,隆庆帝没有太多的夫妻情谊和她讲,索性以庶人之名随意安葬了,身后事的操办全权委托许皇后。
许皇后没有痛打落水狗,徐氏被她特意找了一个比较清净的地方入土为安。
——她获得了所有,干嘛和一个死人过不去?
就这样,皇子谋反的风浪终于堪堪平息。当事人英王捡回了一条命 ,但永远失去了天子的宠幸,由英王改封辅国公,永世不得出。
虽然不是赐死 但这种活法比赐死还难受。
李哲睿接受不了,想要和隆庆帝求情,却被严词拒绝从今往后,他只能是国公,不能是英王了。
就在大家满心满眼地以为天子放弃李哲睿会改立雍王李哲沛为皇太子时,靖襄公主回京了。
是的,她风风光光地回京了。她带来了祁王案相关的卷宗账本,一并递呈天子,向他汇报了祁州这阵子发生的大大小小事务。
隆庆帝欣慰一笑,“我的瑜儿是国之瑰宝,精明能干。”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迎接靖襄公主回京的文武百官齐齐恭贺天子。
人群中的雍王李哲沛彼时方有机会好好打量他没有正眼看过的妹妹李妙瑜,见她披星戴月地赶路却不减风采,神采飞扬,眼波流转,一等一的美貌也在未施粉黛的条件下 愈发清丽脱俗。
李哲沛忽然发现,隆庆帝待李妙瑜的态度并不一般。
他亲自拉着李妙瑜的手来到官员面前,朗声道,“前些日子,宫内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朕甚为心痛。但是,上天垂怜朕,为朕送来了神女,是大燕的福星。诸位爱卿,靖襄公主功在社稷,品性贤良,朕爱之,择堪为入主东宫,为我大燕新一代的皇太女。”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吃了一惊,靖襄公主竟是皇太女,还是天子册立的?
从未有过这种规矩,在场众人刷新了看法。
连带着,看着李哲沛的眼神里也隐含了一丝微妙。
“皇太女虽从未有过先例,但是,靖襄公主之才,有目共睹,朕认为,百年后大燕天子未必得是皇子,公主也可是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