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丹最终还是留在了高家,替高慧尽孝。
高老爷子老来丧女,心情悲痛,有晓丹陪伴在高老爷子身旁,或许是一种宽慰。
高慧澄清洗冤后,街头多了一些对高慧的歌颂与缅怀声音 。先前因死得离奇,纵然生前做了不少好事,众口皆碑,出于某种阴暗的心理,高慧的风评是两极分化。
如今 ,高慧案真相大白,所有人都知道高家小姐大仁大义,拯救了无数家庭,因此,他们自发决定要塑一座高慧的观音佛像, 供人祭拜。
以后,香火不断,名声远扬,也算是对高慧比较好的安慰了。
陆离临走前给晓丹留下了一笔钱,不多不少,是几个银钱,但足够晓丹花销一阵子了。
晓丹郑重其事地鞠躬道谢,“公主之恩,没齿难忘。”
晓丹没有读过书,却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若无高慧的舍命相救,便无晓丹的今日。高慧是大家的救命恩人。
因祁州情况有变,陆离也来不及一一道别便匆匆离去,好在,去了一趟高家了却一桩心愿。
文仲和其他禁卫风驰电掣,快马加鞭,拥护着陆离赶往祁州 。
祁州本地因柳叶城的风波掀起了不一样的浪花 。祁王是祁州当地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爷,也是被大家奉若神明、不可动摇的一大顶梁柱,眼下爆出了祁王买卖人口的丑闻,是不小的震撼。
“不会吧?知人知面不知心在,祁王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没听见官府通报吗?那祁王,哼!”
……
往日皎皎明月的祁王,顿时名声扫地,人人喊打。
陆离刚刚踏进祁州的土地时,便有人冲了过来,对着她大喊:“是这个人陷害了祁王殿下,祁王殿下不会做这种事的,来人啊,把她杀了!”
冲突一触即发。对面一彪形大汉直愣愣地拿刀要杀死陆离。
陆离眯了眯眼,往她身后的几个禁卫嘱咐道:“抓活的,别让他死了。”
“是!”文仲眼明手快,一脚踢飞了彪形大汉,还把对方的武器抢了过来,彪形大汉见抢不过来,面色十分难看。
文仲认真打量着手里拿着的剑,冷声道:“有毒,原来你想下毒。”
三下五除二,欲刺杀的彪形大汉立刻为禁卫抓住,杀人者拼命挣扎,“可恶,松开我,我要杀了这个蠢婆娘,为祁王殿下报仇。”
啧,果然是祁王的好一条狗。
陆离讥诮地讽刺他,“你心心念念的祁王,此时此刻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把他带下去,别让他寻死了。”
一出刺杀风波,并未影响到陆离多少,倒是围观群众被陆离一方的实力所震慑到,他们开始怀疑,以前祁王口中的朝廷无用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陆离早早地下了马,跟随好心的引路人先去一趟祁王府。
如今的王府,风声鹤唳,等闲人轻易进出不得。
祁王府的牌匾光鲜亮丽,好像一尘不染,未沾染到俗世的尘埃。然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腐朽的王府,终究要被取代。
文仲拍了拍门,“有人在吗?”
隆庆帝安插在祁王府的幕僚姓陈,对方和祁王有些陈年宿怨,这才肯替隆庆帝办事,一有机会便除掉祁王。
祁王在京城暂时回不来,而靖襄公主奉旨来祁州,接管祁州事宜,陈先生察觉到一丝风雨欲来的不妙。
于是,果断地和祁州司马一块在王府内进行了一番谈话。祁州司马很赞同陈先生的话,觉得祁王犯法,祁州应归朝廷管辖,他们商量好,一有机会就接管王府,顺带兵不血刃地除掉祁王派。
没想到,祁王派顽固不化,拼死抵抗,陈先生和祁州司马也差点断送了自己。
陆离的到来,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好事。
陈先生恭恭敬敬地行礼,却被陆离眼明手快地扶起,微微一笑,“您是陛下的臣子,为国分忧,何须多礼?”
“卑职尽力而为罢了。”陈先生客客气气道。
祁州司马反而插嘴,“这几天陈先生很是劳神劳力,祁王府内一些祁王的死忠派不肯归降朝廷,执意要闹,陈先生苦于没有圣旨,无法直接动手。公主一来,祁王府的动乱也就解决了 。”
别看祁王在祁州待的时间不长,可民心之高,远远超过了遥远的皇帝。他们的世界里,只认识祁王,不了解隆庆帝。
正因如此,陈先生在接管王府时才碍手碍脚的,老百姓跟着闹腾起来,他不好办。
得亏柳叶城的案子传播速度之快,许多人对祁王也随之改变了态度。
“有父皇的令牌在,谁若抵抗,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