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换而言之,天子一喜,升官进爵。
对陆离来说是后者,隆庆帝命令她去祁州,她有了光明正大的机会走上前朝,不用拘泥于后宫,这是好事。
可是,帝王多疑,她与隆庆帝之间也需维持微妙的平衡 ,根基浅薄、无权无势的她,这段时间最好是虚与委蛇、低眉顺眼。
皇贵妃对此毫不知情,她以为这一次就是一普通的父女相聚聊天,没有特殊的地方。
等陆离主动告知她要暂时离京一趟时,皇贵妃方知此次的蹊跷诡异之处。
皇贵妃凝眉叹气,“你这孩子,心思越来越多了。”李妙瑜这段时日的变化她怎会毫不知情?
对于当母亲的而言,只要孩子平安,有秘密不算什么。
如今的李妙瑜已不是过去娇纵任性的富贵闲人,她和天子来往得越来越多 同时能说的能做的也越来越多。
皇贵妃一直在想,是否她对瑜儿的关心太少了?孩子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她这个为人母的竟是不闻不问,太失败了。
陆离一笑,“女儿心思再多,也是您的孩子。”这是原主的心声。
她短暂的一生里母亲是她最信赖,也是对她最好的人了。父亲和她的哥哥一样,因种种元素感情不纯粹,心里也不是非常亲近 。
“哎,尽管去做吧。”
皇贵妃没有多说什么,就此打住了。
陆离行礼告退 。
栗尚宫见此情景,忍不住担忧地对皇贵妃说,“娘娘,公主殿下她是不是……”
好好的公主掺和进前朝风云,若是将来出了事,皇贵妃得多心痛。
皇贵妃瞥了她一眼 ,语气淡淡,“反对是反对不了的,这孩子打定了主意要这么做,你以为本宫看不出这孩子的打算吗?以前她是宁愿和陛下撒娇争宠也不多议论前朝的人,可如今……变了,一切都不同了。”
英王雍王二人待李妙瑜感情一般,日后他们当了皇帝,李妙瑜不见得生活比现在滋润。
皇贵妃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问题在于她只是一妃子,无权无势,娘家人的生死不在她的掌控中,她若犯了雷池,岂不小命不保?
正因如此,皇贵妃才约束许家的人不许胡作非为,不让他们太惹眼,就连两位皇子要拉拢许家夺嫡,皇贵妃再三嘱咐不许掺和站队, 想得便是许家有后路可退。
往好的说,她的儿子登基称帝,许家少不了荣华富贵,她无需太费心,往坏的想,当皇帝的是另一个人,许家只是空架子,那么也可尽力保住许家上下的性命。
护得住娘家人不死,是皇贵妃唯一的心愿。
李晖三振出局,英王雍王胜券在握却不知花落谁家,况且 ,隆庆帝也非无其他皇子可选。
皇贵妃想起了出生不久的四皇子,微微一笑,无论如何,皇帝怎么想,她都要给许家留下后路。
李妙瑜要去争权,皇贵妃不反对,也不会特别支持,就如同她对儿子们的态度一样,不偏不倚 。
皇帝的心思她左右不了,孩子们能否左右的了帝王,就看他们的本事。
不过……
“瑜儿和睿儿他们不同,睿儿和沛儿英勇有余,谋略不足,瑜儿是女子,处于劣势,可她的劣势就是她的优势。陛下会非常器重她的 。”想必没过多久隆庆帝得扶持出英王雍王二人和靖襄公主一派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栗尚宫似懂非懂,“公主会和镇国长平昭明公主那样吗?”
镇国长平昭明公主是大楚开国皇帝的胞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好几座城池都是长平公主带兵打下来的,并多次救下太祖皇帝,出谋划策替太祖皇帝规划后方。
本朝建立后就因功封长平公主,开幕府,太祖皇帝驾崩后扶持侄子当皇帝,忠心耿耿,功垂千秋,因此加封镇国公主,死后上谥号为昭明。
李妙瑜走的路和长平公主很像,又不像。毕竟长平公主不是皇帝 ,也不是太子。
皇贵妃眉梢一挑,“是也不是吧 。”
凡事事在人为,李妙瑜没有出过京城,她对外界最大的好奇仅限于李晖宣布她去和亲,她那一路垂头丧气而见到的风景。
陆离几个世界穿越下来弓马娴熟,身体素质也今非昔比,要她去一趟祁州,差不多得十天半个月功夫 ,幸好原主会骑马,她乔装打扮骑马露脸,也不会惹人怀疑。
此次离京,陆离除了随身的侍卫外,并没有带人走。芷晴留下来看管锦熙宫,同时也替她联系云棠,暂时不用她离京去做什么。
呼吸着新鲜空气,陆离神清气爽,一路奔驰,使她心旷神怡。这样美的景色,和澄澈的湖,京城享受不到的美景,她是见到了。
“主子, 前面是柳叶城,不如我们先进去歇息停脚,补充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