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替陆离转达了她的意愿,大意是太子监国理政颇有成效,需知只有二十年的帝王却无二十年的太子,望太子再接再厉,秉承宗训,克己复礼,带领大齐迈向新的开始。
一番话落地,有眼色的众人其呼:“臣等恭迎太子早日登基。”
众望所归下,太子萧乾恢复了冷静,领着诏书,扭身再度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陛下乃尧舜之主,亘古未有,孤甚为敬重。仰仗诸位爱卿有力辅佐,方成就了大齐的霸业。孤在此替陛下谢过诸位的不离不弃。”
太子妃端来了酒杯,萧乾一饮而尽,可谓是一气呵成,在场所有人都纷纷鼓起掌。
“太子忠孝节义,正因有了如太子殿下这般的圣君,陛下方把大齐委托于太子殿下。”
一个非太子派系的官员忙不迭地讨好说道。眼瞧着太子萧乾即将成为新的天子,傻子才要和萧乾对着干。
“万岁!”一人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哗啦啦地又跪了一地,太子萧乾择吉日登基一事已成定局,不可辩驳。
太子与太子妃微笑着恭请诸位大人女眷免礼请起。
这一场宴会, 以不可思议的开端和出人意料的结局画下了浓厚的一笔。
事后,萧瓘的禅让诏书已昭告天下,太子萧乾登基为帝的事实已然是不可否认。
如此顺利的登基自是有陆离的人默许的缘故,毕竟老皇帝当了这么久的君王,该有的威望是难以动摇的。
如果想叫萧乾提前称帝,陆离必须得与自己的心腹班子透露风声,这样一来,他们才不会与萧乾发生冲突。
太子萧乾仁厚有礼,在钦天监择良辰吉日登基后,尊萧瓘为太上皇,皇后孙氏为太上皇后 ,奉养永宁宫;尊纯妃为皇贵太妃,奉养仁德宫;尊丽妃韦氏为皇太妃,奉养宝灵宫。
追封已故吴悼王萧征为吴悼惠王,并把膝下的次子过继到萧征名下, 继承香火;封二皇子荣王萧询为护国荣王,加封食邑万户,荣王世子也封为五品保宁将军,荣王妃则是一品王妃,赐五斛珍珠、蜀锦十匹、半副皇后仪仗,满门荣耀;敬敏公主、承庆公主、荣昌公主等晋封长公主,加封食邑一千户,其中,敬敏公主已病故,择其公主之女继承公主食邑,并改封为襄城郡主,荣昌公主亦等同敬敏公主待遇,家人子女一应获得赏封。
萧瓘剩下的庶女庶子也一一封赏了一遍,并没有遗漏的,皇宫上下喜气洋洋,并没有因为新帝登基而失去了应该有的待遇富贵。
武安侯府身为新帝的外家并没有大肆封赏,也是,太上皇早已提拔孙家到封无可封的地步了,还有一个长公主在,不宜奖赏太多, 是以,新帝只是再给孙家的几个子侄长辈多给了一点俸禄就没有了。
对了,这一次萧乾钦封舞阳长公主为大长公主,食邑两千三百户,还有专门的卫队随从等同亲王。
跟随萧乾的大臣们扬眉吐气,风光无限,反观之前与萧乾作对的 ,无论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皆惶惶不可终日,担心新帝找他们算账。
尤其是被贬的章通,在掖庭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一些失宠妃嫔宫女也在这里面 ,因长年累月的禁闭,导致不少传说疯子故事。章通每次和这些疯子相处时,都担心自己会被打死。况且,他早年多么春光得意看不起人,那么在他落难之时多的是要踩一脚的。
有的想让他舔鞋跟,有的想让他学狗叫,甚至有的想让他钻裤裆,多耻辱啊。衣食住行比不了当御前内监的时期也就罢了,为什么屋子还破旧不堪的?到了晚上,风嗖嗖地刮过来,一阵凉意不寒而栗。
日子不好过, 章通不想就此认命。
章通正想着如何想方设法逃出去呢,没想到却传来了新帝登基的消息,对方还是与他合不来的萧乾。
心情郁闷下,章通在有一次喝酒太多 ,不幸跌落池子里,无人救援的情况下活活淹死了。
失足摔死,章通之死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水花,即便是昔日和章通有龌龊的新帝,也懒得管章通之死的全部过程,淡淡叮嘱他的皇后,原太子妃全权操办此事。
太子妃不是孙家的小姐。孙家身为外戚,立下赫赫军功,权倾一时,本该急流勇退了,不该再与皇亲国戚沾上关系 。孙皇后不愿让孙家继续在烈火烹油里惹人妒忌,索性另挑了一个清贵文官家的千金,窈窕淑女,贤淑知礼,最合适当储君的妻子了。
太子妃姓吴,温柔秉顺,善书史 ,膝下只得一子,却宠冠后宫。萧乾吸取了萧瓘和孙皇后之间的关系 ,不想冷落妻子,即便是后面有了良娣 ,待太子妃依旧如初。
“陛下 ,今早太医去为后宫主子们把脉问诊时,发现沈贵人有喜。”吴皇后淡淡一笑,向萧乾恭贺了这则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