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皇后有些搞不清楚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说道:“陛下是乾儿的君父,也是大齐国主,日理万机,难免力所不逮。对乾儿来说,无论陛下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只要大齐蒸蒸日上,河清海晏,殿下都没有理由反对。”
天地君亲师,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大齐重孝道,皇室子弟的教育也免不了教育要孝亲敬老。
陆离忽而宣布一个决定:“乾儿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也该独当一面,监国理政了。这样吧,从明日开始,皇太子正式代朕行监国之权,朕要去一趟九华山。”
九华山的灵泉寺庙乃是大齐香火最为兴盛的一个地方,灵泉寺庙的住持大师无论是问卦算命,亦或者施手救人,无一失手,在大齐百姓心里德高望重。
萧瓘本就迷信,对佛道之教兴趣盎然,登基后找了不止一个和尚道士在宫里为他炼制仙丹,就算被骗了几次,仍旧死性不改。这一回去九华山,放在孙皇后和他人眼里,估计是老毛病又来了。
不过,九华山灵泉寺不是普通的寺庙,孙皇后懒得劝萧瓘回心转意,就坡下驴道:“陛下信任乾儿,乾儿也必当不负众望。”
这就是孙皇后会做人的地方,不会一味谦虚,也不矫揉造作故作大方,坦诚直率。
不得不说,原主萧瓘能有孙皇后这位优秀善良的皇后,纯属是走了狗屎运。
陆离见状,下意识地回答:“我去了九华山后,皇后记得按时吃饭,别饿着自己了。”
孙皇后这段时间失眠多梦,饭也吃不下了,身体精神状态都不好,后宫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萧瓘的眼睛。只不过,萧瓘不想费心思在后妃身上,毕竟她们有宫人伺候,缺不了吃食。
陆离出于礼貌,关心几句孙皇后,还是绰绰有余的。
孙皇后闻言,眼里闪现出一丝温和,转瞬即逝,后淡淡一笑,“谢陛下牵挂妾身 妾身会打理好六宫,照顾好丽妃妹妹的。”
丽妃身怀六甲,萧瓘又启程去九华山,不出意外,后宫的大小事得全权让孙皇后负责了。
陆离点头,“我最信任的,就是皇后了。”
这句话无论是原主萧瓘,还是陆离,都毋庸置疑 。孙皇后母仪天下多年,从不行差踏错,不妒不娇,进退得当,大方端庄,替萧瓘解决了后顾之忧。
没有前世的悲剧,孙皇后必能安享晚年。
孙皇后答道:“妾身最信服的,也是陛下。”
早期郎情妾意时,二人是最看中彼此的人。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萧瓘内宠不断 孙皇后淡然处之,甘心地当起她的皇后。
“此生,恩情不变。”
陆离郑重其事地承诺。护住萧乾,等于护住孙皇后。
孙皇后总共二子三女,三个公主出嫁后没几年便去世了,二皇子萧询成年后去封地,娶了王妃,在萧乾造反之前去世 ,膝下仅留一子。
这个孩子还因为支持萧乾造反被杀害,萧询一脉绝了后嗣,焉能不使孙皇后痛不欲生?
孙皇后未说什么,只客气地笑了笑后 告辞离去。
皇帝的心摸不透, 皇帝的情摸不到,皇帝的爱靠不住。这番甜言蜜语,另一边,已忘却了故人。孙皇后心里想道。
孙皇后离开后,陆离对章通说道:“你留在宫里服侍太子吧。”
此话一出,章通扑通一声下跪在地,“陛下,老奴一直跟在陛下身边伺候,早已成了习惯,太子殿下不是老奴的主子……”
“哦?你对乾儿很不满意?”陆离的语气加重了。
原剧情里也是这个忠心耿耿的太监经常在萧瓘跟前说萧乾的坏话,今天是萧乾的属官跋扈傲慢,明日是萧乾好色风流。
差不多要把萧乾大坏蛋刻在脑门上了。萧瓘和萧乾感情生疏,抛开老皇帝疑心病太重与交流不够的原因,身边人的挑拨离间 也“功不可没”。
陆离似笑非笑,“你忠心于朕,本是好事,奈何你的心不干净了。”
咯噔!
章通诚惶诚恐,“陛下,老奴该死 不该妄议太子,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是天潢贵胄,哪是老奴这区区奴才可以置喙的?”
“你说对了,乾儿是太子,他是好是坏,不应该让你说了算 。”陆离接着下令,“老奴多了心眼,就不是忠仆了。心眼还是坏心的,哼!来人,把章通拖下去,痛打二十大板,从今以后,不必留在朕的身边了,罚去掖庭为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