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曹大奶奶康复出院的那一天,曹宗宪与曹大奶奶再次诚惶诚恐地给陆离道谢,没有陆离的出手相救,就没有他们的活路。
陆离摆了摆手,“医生治病救人,职责所在,不必太在意。你们母子二人心连心 ,才是你们重获生机的主要原因 。”
但凡换一个不那么有心的孩子,估计曹大奶奶只有等死的份了。
曹宗宪这些天因陆离之故,多次受葛鹤民的点拨指教,学问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因而对他来说,陆离不单单只是治病救人的大夫,更是他人生道路上指点迷津的好老师。
毕竟,没有陆离的关系,葛鹤民何必对他这般热情?
想到这里 ,曹宗宪把他内心积压已久的心愿和盘托出,“葛医生 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哦?你有何事想请我帮忙?”
陆离好奇。自尊心强的曹宗宪轻易不求人,这孩子会有啥事求她呢?
“我想从军,我想打鬼子,他们欺负我的同胞,不赶走他们 我咽不下这口气。”
出人意料的回答,令在场所有人惊愕不已。
曹大奶奶握着曹宗宪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孩子心事重重的,没少为了这件事发愁,就怕我不同意。我呢,一贯不拘着宪儿,宪儿想干什么,我哪有不答应的理?只是,战场刀剑无眼,我只有他一个孩子,心中的不舍是有的。可是,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一介妇人做不了什么 ,但送一个孩子去战场打仗,还是做得到的。不打跑敌人,我们哪有好日子过呢?我们母子二人人微言轻,找不到投军的路子,还请葛医生帮一把。”
这番话说完后,曹大奶奶与曹宗宪双双用恳切的眼神注视着陆离。
陆离见此,心中只能感慨 ,曹宗宪没有长歪,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曹大奶奶教子有方。
正因为有识大体的母亲教育呵护,曹宗宪才会这般聪慧。
当国土沦丧、同胞受难时,有无数像曹大奶奶的无私者们,愿意为这片土地奉献一切,包括他们的亲人。
“你们想好了吗?”陆离再次问他们,她不想他们后悔,必须再确认一次。
曹宗宪毫不迟疑,“保家卫国,马革裹尸!”
豪气冲天,不愧是热血少年。
前阵子,尹姝也为了千千万的华国同胞,去了前线当起一个战地护士,也算是竭尽全力发光发热了。
为了此事,尹督军难得不批评尹姝擅作主张,胡作非为了。尹之晗谢晋渊两夫妻更不反对,他们为了华国的未来东奔西跑,多一个人努力,就多一分希望。
“那我去联系一下尹家那边,到时候就去尹督军那里报到吧。”
陆离也不反对,很爽快地答应了。
曹宗宪母子欣喜若狂。
尹之晗一听说陆离给一个小孩子参军求情,当下挑眉,“他太小了,不应该继续读书吗?”
“我也这么想,可是国难当头,他想读书也读不了多久的。”陆离神色淡淡,“曹宗宪家中有难缠的叔婶,这种条件下,除非他出国,不然留在这里,大概也无比较好的前程。”
曹宗宪学业很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曹家那对主事人夫妻不会愿意叫曹宗宪继续念书的。
如此一来 曹宗宪只有想方设法自己去外面闯出一片天,方有他和母亲的未来。
“他也是想着,死了好歹是烈士,起码庇护得了他母亲,去战场打鬼子,他更不怕了。”
霍尹两家合并一军,尹督军起了新名叫抗盟军,盟军里也分了好几支部队,其中就有童子军。
童子军数量最少,前线战况再差劲还不至于送小孩子去战场送人命,不过这批童子军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他们做呼应,撤退的军队也能顺利回到本部。
曹宗宪入军,铁定是入童子军的。
尹之晗闻言,沉吟片刻便说,“那行,让那孩子明天过来督军府报名,到时候他可以去我哥那边报答。 ”督军府负责后勤工作, 前线战事自是尹督军全权负责。
“姐姐出马,马到功成 。”
陆离微微一笑。
“鬼子一直试探阳城的动静,想来这里也安生不了多久了。”
尹之晗目光幽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这辈子还没有怕过谁。”
阳城是尹督军的后背,只要阳城大乱,尹督军部必定乱了阵脚。
只不过 ,尹之晗谢晋渊又不是好对付的,倭寇来犯,大不了打过去就行,装备武器方面尹家暗地里也是运输了不少国外的先进武器,为前线输血。
到了尹之晗这里,军工厂她是开办的,人员也全,里面的武器不比外头的差,真的打起仗,未必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