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飞跃厂的一众领导们。
宋元化看着眼前的情况,心底也是一阵的得意。
他们没想到有曹鹏云的插手以及刘瘸子的跳楼,反而让事情变的顺利了,甚至还成功的把大家的怨气带到曹鹏云身上。
他站在厂办公楼前的台阶上,笑着对前方密密麻麻的工人,介绍道:“这位以后就是我们夏彩服装的胡经理,大家欢迎他讲上几句。”
“啪!啪!”宋元化说完带头鼓起了掌。
随后是人群中响起的掌声。
没错。
新接手的是一家服装厂。
这也是飞跃厂员工不同意的原因之一。
一家做机械,电子之类的企业,转成做服装的企业,怕是谁一下都不能接受。
可经过这一年多的社会毒打,以及在外面的了解,他们早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份坚持,也知道如今的服装业,是一项好的生意,最少比他们以前生产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前途。
此时,有着13亿人口的大夏,服装消耗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在当时随便在街头摆个地摊卖服装可都是能发财的。
甚至因为服装的产能不足,街边还有许多私人的裁缝店。
这时的商店是有布匹卖的,自己可以买了布,去裁缝店量尺寸叫人做。
而剩下的布头,家里手巧的女人,则会收集起来做短裤,手帕,拖把之类的东西。
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系列服装品牌也是在这个年代形成的。
比如劲霸,报喜鸟,九牧王……等等。
也是在今年1993年,北方的城市盛阳,其城市内的盛阳五爱服装市场,完成了由“集”到“市”的转变。
其服装批发市场占地10万平方米,里面进行纺织物交易的大小摊位达到一万五千多个,里面的个体户,商家也达到了这个数字15万户。
同时又因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让大夏的服装在国际上同样极具竞争力。
而最最重要的是,服装出口!
能换米元!
能大量的换米元,这也是各地支持的主要原因。
1993年服装的出口额达到了260亿米元,而1994年这个数字则达到了355亿米元。
而当时大夏的出口总额,1993是6000亿大夏币不到,1994年是一万亿大夏币,换成米元,则是1993年八,九百亿米元,和1994年一千一百亿米元。
这里的转换数额并没有错,在1993年4月份开始,大夏币经历了一次大的贬值,从93年4月的1米元可以换65元,一直跌到94年的87才稳住。
从这几个数据来看,只是一个纺织业差不多就占了大夏三分之一的出口份额,这无疑都在表明这个行业的火爆。
同时那句非常有名的话,一架飞机装的衣服换不来一架飞机,也是这个时候的产物。
……
一个与宋元化并排走出来的人站了出来,他对办公楼门口,前的工人们压了压手。
他叫胡文斌,今年46岁。
他家世代都是裁缝。
早些年,他见到同村的人倒卖衣服赚到了钱。
想着自己会做衣服,而自己的厂子要死不活,每个月也就是几十块钱的工资,于是心一狠,牙一咬,辞职在家开始帮人做起衣服。
生意很成功,一天赚的钱有时比他一个月赚的还多。
发现他赚钱后,家里亲戚便纷纷让其带着自己或者家里的孩子一起做。
随后是附近的邻居,街坊。
让他的收入滚起了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