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之后,于东给自己倒了杯水准备休息休息,又看到桌上被他收拾好好的那几张纸,便顺手拿了起来。
这会儿闲工夫多,正好研究研究自己昨晚到底写了什么,毕竟这种喝醉了写这么一大堆东西的事情还是于东第一次经历。
一开始,还是像之前那样什么都看不明白,不过看了一会儿,开始有了一些头绪,这里面写的好像都是以前自己的所见所闻。
比如“苏阿外国跑了”,于东猜测应该是“苏阿姨跟外国人跑了”。
这是他小时候村里面发生的一件事情,苏阿姨原名叫什么于东已经忘了,只记得是村里廖正南的媳妇,夫妻俩因为一直没孩子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后来村里来了一个外国男人,很快苏阿姨也不见了。
村里人都说苏阿姨看上了外国男人,跟他跑了。
那时候于东还也不知道大家说的是真是假,只知道那两天村里面确实是来了个外国男人,苏阿姨也确实跑了。
这句话旁边是“廖离不生”,于东猜测自己应该是想写“廖正南要离婚因为儿子不是亲生的”。
这是前两年发生的事情了,苏阿姨跑了之后,廖正南没过多久又接了一个新老婆回家,后来生了个儿子。
孩子出来之后,廖正南到处跟人宣扬他能生,是前妻有毛病。只不过前几年,他发现儿子不是亲生的,要跟现在的老婆离婚。
“廖离不生”的上面是“陶被子”。
这事情就要讲到于东上初中的时候,他们学校有个美术老师叫陶文文,年轻靓丽,有一天他们班里的同学梁鑫晚上路过陶文文宿舍的时候,正好碰到校长在里面,校长还跑出来跟梁鑫说话,让他帮忙拿床被子过去。
这事情挺魔幻的,当时梁鑫跟同学们说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相信,校长儿子跟于东他们还是同班同学。不过后来校长确实跟老婆离婚,然后跟陶文文结婚了。
再后来,校长p娼被捉,在学校闹得沸沸扬扬。
反正这里面记录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什么年代的都有,包括五六十年代于东还没出生时发生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于东后来听长辈们说的。
里面出现的人物有学生、老师、外来务工人员等等等等。
他们之间的这些事情时间线很乱,一会儿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一会儿又是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一会儿又是九十年代的事情。
有些能连在一起,有些又根本毫不相关。
不少琐碎的事情,于东都不太记得了,但依旧被喝醉了的自己记录了下来。
于东想了想,又重新找出几张新的纸来,想要把昨晚写的东西整理出来。
他原本以为并不难,但是真做起来就感受到了其中的难度了。
一方面记录的这些内容确实简陋潦草,另一方面很多事情要想半天才能想得起来,还有一些压根就一点印象都没有。
整整花了半天的时间,于东才算把上面的内容整理得七七八八。
这会儿故事线竟然明朗起来,从时间来分应该是三条线,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后两个其实可以合并到一条线上面去。
里面涉及的人物很多,故事也很多,有的能连在一起,有些则彼此独立。如果这是一部小说,则是一部带着一点史意,专注于上沪市井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