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到了九月下旬,王恬的骑兵骚扰已经成了日常工作。
传闻庐江的更夫早上都不打更了,因为打刘字旗号的骑兵早上辰时会准点到达。
真是吃饱了撑的,桥蕤坐镇庐江一点都不慌乱。
孙策带兵八千,刘麟带兵三千,这点消息早就被桥蕤掌握了。
无论对手这多么若,这桥蕤就是不出兵,自己家的战斗力他心中还是有数的。
虽然量大,但那质量堪忧。
不过这些土鸡瓦犬,是攻不下庐江城的。
孙策除了来时组织进攻了几次,后来再也没见到这厮身影。
桥蕤每日传往袁术的战报,从开始提过几次孙策,后来就只有那奇怪的刘麟骑兵了。
身在异地他乡,没有群众基础,又被庐江袁涣坚壁清野,孙策的日子过得艰难。
一斛粮米稀得不能再稀,但军士们依然饿肚子。
孙策的兵很多都是在丹阳找来的,不少都是山越族人,战斗力非常强悍。
当兵吃粮,没有粮食,别说卖命了,不造反都是轻的。
古代战争粮草之所以容易被劫掠,主要是一次性不能带太多,如果战斗时间过长,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运粮。
可运输是有成本的,运输的民夫壮丁,负责押运的队伍,全部都会消耗军粮。
所以即便在长江对岸作战,孙策每日的开销也是不小。
“公瑾,要不咱们退回丹阳吧,都耗在这里一个月了。”孙策郁闷地说道。
原来听说刘皇叔名气大,他孙家就打算跟着混手摸鱼捞点好处。
可那王恬干的是人事?不但迟到十来天,现在来了就每日派人去遛马,周瑜心说这家伙会打仗吗?
周瑜点头说道:“咱们的军粮省了又省,也只够三日用度了,也不知王恬那厮为何坚持这么久。”
“人家只有三千人。”孙策气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