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明还是一天三遍的来催李文军:“我说,你能不能快点。跟个老人家一样,慢吞吞的。我现在都不敢去新的城市开展厅,不然怕交不了货。你到底行不行啊。”
李文军笑:“行,不过还要升级改造。旧款的买完就没了。你省着点卖。”
陶光明气结:“只听过省着点花的,没听说过省着点卖的。再说,现在销量这么好,甩国外同行都几条街了,你还改造个屁啊。不要耽误我赚钱。”
李文军说:“改造,当然要改造。升级改造是必需的,之前我不是让你问第一批买车的顾客意见反馈了吗?顾客有反馈,对车不满意,当然要改造。”
陶光明皱眉:“你又不能让人人都满意,怎么可能别人有一点意见,你就改,那岂不是没完了。”
李文军耐心的解释:“虽然不能做到完美,可是也要尽力。至少在我们自动化生产线上去之前尽量完善,因为以后生产量会很大,有问题,就是一大批车都有问题。不像现在,我们生产的车,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台。有问题召回修复很容易。”
其实不单单是陶光明不理解,汽车厂的很多人都不理解。
陶光明静了静,才说:“行吧。你改吧。我看你还能改出什么幺蛾子来。”
李文军就开始对汽车升级了。
即便是同一型号的汽车,都要做出高中低三个不同档次的配置来,拉开价格差距。同时要研发更高性能的车,不能停留在原地。
虽然是三个不同档次的配置,但是对品质的要求确实一样的。
反正都是近乎变态的苛刻要求。
大家都习惯李文军不停地折腾了。
因为他的口号就是:“生命在于折腾。”
别说是汽车,他的洗衣机已经做到第五代了,现在同时生产三个型号。
传呼机做到第六代,三种不同功能,每种功能有三四个型号。
每个车间都在不停地更新换代。
大家现在都理解,为什么李文军总说不怕被模仿,因为模仿的人还没把现有的搞明白,他就出新的了,旧款的就不好卖了,等到别人把新的做出来,李文军又有新的产品上市了。
就好像李文军坐着火箭,身后一群同行骑着驴或者马在追赶他。
然后厂里的职工则被迫搭着李文军的火箭,每天都过得很心累。
季青韬为了扭转他的汽车销售颓势,印了一大批彩色的广告纸,上面说,他的车是霓虹国进口的流水线生产,质量经得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检测。
唐兆年转身就直接在“兆年车行”的外墙上贴了一张“文军汽车”通过漂亮国汽车协会检测的报告,反手就给了季青韬一个响亮的耳光。
季青韬又宣传,说他的车向世界上最新款的造型靠近,然后贴出了几款外国车型。
然后隔天,比那几款车更炫酷的车就出现在了对面的“兆年车行”里。
看上去像是季青韬和唐兆年的斗法,其实是季青韬和李文军的斗法。
如果李文军的技术和产品质量不过硬,唐兆年也硬气不起来。
季青韬绞尽脑汁琢磨要怎么打败唐兆年,却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
那人也不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只说:“你是不是再找唐兆年手机和传呼机的供货商。”
季青韬吃过一次亏,自然没有那么轻易就相信,不回答反而问:“你为什么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