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如今赵国两猛将不足为虑,只要久战必可破,末将担忧的只有一人。”王翦道。
“何人?”熊俊问。
“李牧。”王翦应声而答。
“李牧?”熊俊闻言大惊,在王翦点头之际,他想起了李牧此人:“嗯,此将必须死。”
李牧可是赵国大将,有着天下大将军之名,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没错,这李牧必须死,不然秦国要统一六国,就是做白日梦。
李牧大破匈奴,待桓齮挥军越太行山,进攻赵国腹地,赵王必将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
“李牧大破匈奴,镇于北方,如赵覆灭之际,他必然挥军来救。”王翦又道:“我有一计,可除李牧。”
“不。李牧交我除掉,你们只需围邯郸。”熊俊罢了罢手,脸色一正,下令道:“我命令,桓齮将军领兵两万,越太行山,拉成扇形包围,给我死死封死邯郸进中山,通往燕国之路。”
“末将领命。”魁梧的桓齮站出接令,接着问道:“为何要封死通往燕国之路?”
桓齮大惑不解,要知道赵国攻燕,我军可是出兵救燕之名,难道还会赵与燕有私通?
“北过匈奴,李牧必然过太行山,联合赵都大军围攻我军,因此封死中山,你可明白?”熊俊望去问。
桓齮点了点头,算了明白了。
熊俊的意思是怕李牧占据太行山,疏通中山之路,将进攻燕国的军队引回援,形成两面由太行与漳水的夹击。
如果赵国有三军,都成拥军二十万,顽强的抵挡着秦军攻进,在燕国通道的骜城有十五万,还有李牧麾下的八万军。
如果李牧达到双面攻势,赵军总兵力将达到四十三万,到时兵力甚至超过大秦,秦军将没有优势兵力之说。
“我命令,王翦领军十万,务必在李牧回援之前,抢占漳水。这是死命令。”熊俊再次下令。
“末将,誓死夺下漳水。”王翦领军令。
“军人以完成使命为荣!我希望你们都能完成自已的使命。”熊俊扫视众将道。
熊俊此话,激起了众将心中的热血,个个士气都冲天而起,信心百倍。
赵国议事厅。
赵王召集文武商议,即将面临的邯郸保卫战役。
“根据探子情报,秦军分两路将邯郸门户封住,意图逼我们渡河进齐,或是撤于渤海。”赵王深深吸了一口气道。
“大王无忧,有我何晓天在,秦军就别想渡过漳水。”何晓天站出来,信誓旦旦道。
“何将军骁勇,寡人自知。漳水防御,交予将军,自是放心。”赵王一笑道。
何晓天只知修炼,对于历史那是所知甚少,对于秦王一统六国,他是知道的,可是灭六国的顺序,如何灭掉的他却是不知道的。
李牧名将,何晓天却是知道,对于这即将要面临的灭国之危,李牧此将必有大用。
“大王,秦国兵分两路,一路上太行山,一路誓死攻漳水,我们也该出两军应对,如果把我好时机,能将秦军覆灭,那么秦军必定败退,我大赵甚至能取秦位而代。”何晓天抱拳谏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