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金斗呀,这口剑乃是宝刃,象如此费重的东西,我可不敢要。”
“恩公您太客气了,有道是红粉送给佳人,宝剑赠给义士。您是练武的,又是滇门的派主,您理当佩带此宝,带在我身边就等于是废物了。
不过,我要请教老人家,您能不能叫出这支剑的名字来?”
公孙宽一听金斗有意考问自己,他把剑仔细端详一会儿,见剑柄上有两个篆字,公孙宽没学过古文,看不出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但是,他根据这柄剑的模式,想想兵刃谱和传说,一笑说:
“金斗呀,如果我猜的不错,这柄剑叫“龙凤剑’, 出自山东,列国年间,齐桓公小白就佩带过此剑。
据说这柄剑出自列国造剑大师欧冶子之手。
那欧冶子一生铸造过无数名剑,在临危之前又打造了这柄剑。
不知我猜的对不对?”
“哈哈高!都说老人家博学多才,真是名不虚传。
据我祖先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那柄剑落到我们老金家,世代相传,一直到了我手中。
我说过,您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柄剑一定奉送,您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公孙宽真爱这柄剑,但君子不夺人之美,又不忍心要。
两个人让来让去,最后公孙宽还是收下了。
不过他有个要求:“我不能白收,我送你点钱财,不然的话,我不收这宝剑。”
公孙宽让家人取出金币二千枚,赠给金斗,金斗客气了一番把金币收下了。
第二天,祖孙二人给金斗钱行,酒泪分别。
金斗说:“将来我有功夫还要来云南昆明,也欢迎你们祖孙有机会来蓬莱金家湾。”
说完就走了。
公孙宽自从得到这柄剑之后,佩带在身上,高兴了就把宝剑抽出来炼一练。
亲戚朋友也都知道了,大家前来祝贺。
没过几天,整个昆明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眨眼,八月中秋到了,公孙宽领着孙子上午在街上转了一圈,晚上饭菜做齐了准备过节赏月。
可没想到昆明城八班大都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