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同立马看向小保姆,但徐方亭眼中只有谈嘉秧。谈嘉秧眼皮快合上,动勺子越来越缓慢,她只能不时呼唤几声,尽量让他多吃几口。
“我没看出伸手要东西有什么不妥,说不定他性格就是这样,你们年轻人爱说的‘个性’。”
谈韵之拿起筷子,预备说完这段就放弃争辩:“别的小孩怎么表达,他也要学会,那是约定俗成的社交方式。不然以后我们不在他身边了,谁能懂他到底想要什么。”
谈礼同目瞪口呆,迷迷糊糊,气势不减:“他那么小,你着急什么。我跟你说,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节奏。跟我一起打牌那老头的孙子,上幼儿园前也不会说话,一上幼儿园什么都回来,每天放学跟个话唠一样。”
谈韵之惨然一笑:“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节奏,可是你的孙子是蜗牛,谈礼同。”
“……”
谈韵之往碟子对齐了筷子,低头吃牛肉饺子。徐方亭的手艺果然不错,牛肉剁馅还能保持嫩滑。
可是徐方亭也有自己的节奏,不会一直呆在这里。能一直陪着蜗牛散步的只有他自己。
谈礼同还想反驳些什么,忽然咚地一声闷响,谈嘉秧仰头靠上bb椅背,睡着了。
“谈嘉秧——”徐方亭叫不醒,只能抱起他,说一会再出来收拾餐桌,回房哄睡。
谈礼同没话找话,非要给自己来一句结束语:“我看你就是瞎折腾。”
谈韵之在地图上圈圈画画,找出榕庭居附近各家康复机构的交通路线。这一过程本质和选大学专业、做旅游攻略没区别,只不过网上基本搜不到这些机构的点评,官方公众号给出信息也不多。
他在asd家长群咨询,老家长反馈跟医生一致,找家附近的,不合适再换,最主要还是靠家长。
家长们来自天南海北,即便同城,也不一定在谈韵之附近,无法推荐具体机构。
进群要改名成“小孩出生年月+城市+昵称”,有人看了他id,说“2岁都开始干预了,觉悟高[赞]我家闭魔那会还在玩轮子”。
有人回“没给你撅粑粑涂墙已经不错了[偷笑]”。
然后,群员纷纷冒泡,吐槽自家闭娃,分享日常,发红包抢红包,把谈韵之寥寥几句刷上去。
谈韵之回到从医院拍照的机构列表。asd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仿佛远空的星星,孤独地闪耀,也被称作星星的孩子——所以每页表格都有几家以“星”命名的机构。
谈韵之第一锁定两个地铁站外的“星春天儿童康复中心”。
次日上午,在约好的时间,谈韵之推着婴儿车和徐方亭打车,又经历一番抢按钮大战,抵达“星春天”所在小区的门口——又是类似祥景苑的商住混合小区,但是年代久远,更破旧,拥挤,主干道旁停满车辆。
“是这里吗?”徐方亭的喃喃没换来回答,谈韵之心里恐怕也涌起不信任感。
这样的地方,很难让人相信能有什么“内秀”。
谈韵之没来过这片,只能问保安——他没有直接说星春天,而是报了星春天所在的大楼名。
保安叫他们第一个路口往右拐。
格子砖的人行道坑坑洼洼,到路口往右拐,竟然没了人行道,只剩商铺前的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