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花瓶给他鉴定。”
这时方老头也点了点头,看着老二说道。
方老二也只好将花瓶交了出来。
众人纷纷围拢上来,尤其是张莲花握着手很是紧张。
她的嘴里还在连续念叨着‘真的’,显然一旦是假的,她的希望也就泯灭了。
我细细查看,仔仔细细的鉴定。
这是典型的元青花,白釉蓝彩,胎土坚实,糯米胎稳定,釉面有雾化的薄膜,苏麻青显色浓厚,底部早糙足。
第一遍的整体鉴定,我微微点头,这个元青花宽瓶没有任何问题。
接着就是对细节的掌眼了,包括胎土鉴定,釉面老化层的鉴定,以及钴料是否吃胎的鉴定。
因为元青花的太土是典型的麻仓土加高领土的二元配方,所以麻仓图瓷化后会形成糯米胎,形成一种糯米粉一边粗糙摩擦的感觉。
我用手仔细的去摸,感受这个粗糙程度是否是整体的,是否有其他地方不一致。
若是真货,这个糯米胎是整体现象,因为是在时间的淬炼下形成的。时间的腐蚀不会局限在一个地方,而是整体。
若是造假的假货,除非是高端造假,不然多少会有不均匀的地方。
“胎土没问题。”
我一番鉴定后微微点头说道。
“这是真的了?”
“方家发财了啊,没想到还有元青花这等宝贝。”
“孙掌眼的眼力应该没问题,到底是做这一行的内行人。”
随着我的话语,四周人群一阵激动,看向方家几人的目光也满是羡慕嫉妒,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为他们高兴的。
“还不能确定真假,元青花的鉴定分为几个步骤,多处,多点鉴定。”
“现在我要仔细的看釉面,谁有放大镜吗?请拿一个放大镜给我。”
我打断众人的话语,扫视大家问道。
“家里就有,我这就去拿。”
张莲花激动说道,然后麻溜的冲入家中。
不一会的功夫她拿出来一个放大镜递给我。
我接过跪在地上,贴着元青花的瓶面细细大量,一点一丝都不漏过。
这个鉴定是找缺,有缺点的元青花才是真的元青花。
这方面或许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有瑕疵才是真货,没瑕疵怎么就成假货呢?
这和当时的工艺水平有关,受当时釉料制造与工艺技术水平的局限,釉料中会有杂质,例如空气中的粉尘。
这体现在釉面上,会带有砂砾、漏釉、细眼、鬓眼以及黑斑等缺陷或者说瑕疵。
而且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雾化薄膜,这是釉层上的老化层,是自然界的老化现象,一般是不可仿制的。
“鬓眼较多,分布不均匀,釉面老化层均匀,薄膜细致,有很大可能是真的。”
“方老二,你弄个椅子过来,这样鉴定太难受了。”
我拍了拍有些麻木的腿,然后站起身来示意方家老二弄个椅子或者桌子过来。
很快方老二搬来一个折叠桌子,小心翼翼的固定在我身前。
我将花瓶放上去开始下一步的鉴定,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鉴定。
那就是吃胎现象了,元代青花瓷的钴料多为进口料。
也就是后世称为的苏麻离青,这个材料的特点颜色深,某些地方会有‘发黑’的现象。
这在行话中叫‘吃胎’,这方面在书法、字画上也有类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