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这枚两百我要了。”
听中年人这般说,韩婷点了点头。
接着这些年轻人彼此都买了一些古钱,都是明清两朝的,而且每样都是一枚。
“你们买这些铜钱干什么?是用以研究还是……”
这让我有些好奇,于是对他们一番询问。
“我们是南都大学考古系的学生,当然是上课用的。”
“最近在学明史,接下来是清史,这方面的铜钱当然需要一些。”
“老板你这还真不错,上次我们去东区档口那买货,十个里八个是假的。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又不是什么稀罕货,竟然也造假。”
几人纷纷说道,也让我明白过来。
中年人也介绍了下他的身份,叫孔树,是大学教授、讲师。
“我去年过来的时候还不是如此,半真半假吧。尤其是大众货大多都是真的,最近你们淇县怎么呢?”
孔树也有些好奇的对我问道。
我苦笑着把事情给他说了一番,假货充斥,劣币驱逐良币。
哪怕是大众货,在现在东区档口浮躁的人心环境下,假货的价格低,都抱着能宰一个是一个的心态。
孔树点了点头。
“对了,先前听你说你这边也做全套模版的?”
他看着我问道。
“对,节省古币收藏者的时间,一些大众古钱我是提供全套模版的。”
我笑着点了点头。
“这样吧,我打算从你这进货,需要宋、明、清三个朝代的大众货,你给个公道价。”
他想了想说道。
我心里一震,这是大生意啊!
显然他是打算用这些古钱用于给学生教学所用,大学里的学生可是众多,考古系、历史系都需要。
一个学生起码一套,这不是大生意又是什么。
“行,我提供模版你看看,若是行的话咋们再谈钱。”
我压抑着心里的激动点了点头,然后将大众货古钱模版给他拿了出来。
“这么多吗?”
“怎么这么多!?”
“孙老板你这藏品还真是丰厚啊,光是清朝的古钱都有十八板。”
望着我拿出的古钱模版,一本累着一本,韩婷几人都有些讶然。
“清朝的相对多一些,主要是距离咋们的年头比较近。再一个铸钱局非常多,康熙年间全国有二十四个铸钱局,到嘉庆年间又增设了十二个铸钱局,到道光年间的时候……更是有不下五十个铸钱局。”
“就拿这个嘉庆通宝来说,在康熙年间只有户部和工部铸造用于八旗子弟专用。而在嘉庆年间,三十六个铸钱局都有铸造。宝南、宝川、宝武、宝昌、宝济、宝晋、宝河、宝安……单就嘉庆通宝都足足三十六枚了。”
我一边打开模版书一边指着上面上下整齐排列的铜钱解释道。
这是基础的知识他们当然明白,只是没有想到我这边竟然收集的这般齐全。
“厉害了!”韩婷感叹的说道。
“这对我们很有用处,宝川和宝南的古钱果然跟书上说的一般,铸造相比于其他铸钱局更加精美。以前一直不了解,为什么同样的铸版同样的材料,铸造出的钱还有好坏之分。书上的图片远远没有实物让人看着一目了然。”
“全清模版怎么卖的?价格合适的话我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