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院的席面摆在了后花园的采菊轩。
周围皆是盛开的菊花,传闻西蜀后主的爱妃喜欢陶渊明的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此蜀后主便下令,在后花园中用太湖石磊出了一座南山,在南山脚下,种满了菊花,又专门建了这么一个采菊轩,用以赏菊之用。
如今谢景元加封益州,昔日的西蜀皇宫成了今日的靖郡王府,这一处废弃的采菊轩才得以重修,又展现出过去繁盛的容貌。
宴席才过了一半,云荞就先退席了,丫鬟过来回话,说小世子已经见过了外院的客人,如今回了春晖堂,没看见母亲,正闹脾气哭呢!
云荞没法子,只好跟杜雪心说了一声,先离席了。
她还没走到春晖堂的门前,果然就听见朗哥在屋里嗷嗷的大哭,把奶娘哼着小歌谣的声音都盖住了。
奶娘正无能为力,看见云荞从垂花门外进来,忙就抱着朗哥迎了上去道:“世子醒来没瞧见您,又闹脾气了。”
见不到母亲,朗哥正哭的伤心,看见母亲进来了,只从襁褓中伸出了双手,要让母亲抱抱。
云荞便从奶娘手中接过了他,朗哥流着口水的小嘴儿就往她胸口蹭过去。
臭小子饭量挺大的,一个时辰没吃就又饿了。
云荞进到里间喂奶,朗哥吃到了母亲的奶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小手乖乖的贴在母亲的胸口,十分老实巴交的模样。
刘妈妈从外头端了一盏花生牛乳汤进来,朗哥白日里只肯喝云荞的奶,云荞平素里也只能多喝一些汤水了。
云荞午膳都没有吃多少,她心里存着事情,自然是吃不下的。
喂完了朗哥,低头看了一眼他吃饱饱满足的模样,云荞又劝慰自己不要去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王妃喝汤吧,要不然就凉了。”看见自家王妃似乎有心事,刘妈妈也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云荞这才把花生牛乳汤端了起来,只是还没动勺子,却忽然抬头问刘妈妈道:“今儿那位郑家大姑娘,刘妈妈认识吗?”
刘妈妈是杜雪心派给她的人,她问刘妈妈,就没承望着能瞒过杜雪心去,只是,若是不问,云荞到底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那姑娘看着谢景元,眼底含着泪,似是十分的委屈。5八一60
“这个……”刘妈妈蹙了蹙眉心,郑大姑娘她自然是认识的,不光认识,和他们郡王府也算是有些渊源。
当年他们家王爷进蜀地,遇上郑家母女回乡探亲回来,被一群山匪给劫了,是谢景元带着人马清剿了山匪,把郑姑娘给救了出来的。
只是当时为了郑姑娘的名声,这件事情给瞒住了。
那时候谢景元还背着不能人道的名声,别人就算是想要以身相许报答这份恩情,也开不了这口啊!
可如今……谢景元不光成亲了,连儿子都生了,郑姑娘也十七了,早已到了要议亲的年纪了。
郑家是四川首富,在四川地界上,什么样的人家找不到,她被劫走那件事情,也只有郡王府并郑家的人知道,也没有人宣扬出去,名声也没有因此受损,按说上门求亲的人肯定是多得是,可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如今郑嘉怡的亲事还没定下来。
刘妈妈一五一十的将这些前尘往事给说了出来,只又继续道:“王妃您放心,他们家纵有这个心思,太妃和王爷也不会依的,只是如今又是打仗,又是屯田,到处都是银子花销,这郑家又有花不完的银子……”
云荞低下头去,刘妈妈说的这些,她自然是明白的,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益州要兴旺发达,少不了要用得着这些商贾的时候,她在襄阳的时候过的清苦,又赈过灾,哪里不知道银子的好处。
“这些事儿没有别人知道吗?”云荞只抬头问道。
“除了咱们两家,应该是没有别人家知道的。”刘妈妈只接着说道:“郑家从西蜀的时候就富贵,祖上据说还是在西蜀当过高官的,如今虽然是商贾之家,但家风甚严,奴才们一个个都很规矩,肯定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至于咱们府上的下人,太妃一早就交代过的,这事情不准透露出去半句的,王妃今儿要是不问我,我也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来。”
云荞方才也看到了,郑大姑娘的礼仪学的很好,倒比旁边几位大人家的姑娘更标准几分。
是一个很好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