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后已经谈妥了王世贞家的八骏,王锡爵的儿子,华家子弟若干人,以及本县优秀的读书人,差不多二三十个,只待正式入学了。
赵昊早就听潘季驯的大儿子潘大复说过,他有兄弟十九个了。而且大伯和二伯一直在细心教导他们。
赵公子哪能放过这个扩大队伍的好机会?他要连锅端。
谈妥了潘家十九子入学这茬,赵昊又笑眯眯问潘二爷道:“老前辈有兴趣,也来我们书院吗?”
“这……”潘仲骖都听傻了,吞吞吐吐问道:“老夫也需要读书吗?”
他可是三十年前就中进士了,有必要再旧梦重温一次吗?
“咳,老前辈想哪儿去了?晚辈是问,你老有兴趣,来教书不?”赵昊这个汗啊。
“教书啊……”潘仲骖松了口气,其实他也正有此意。
这阵子,他思来想去,与其坐视子侄都被挖走,不如跟着他们一起投奔玉峰书院,这样非但可以继续教授子侄,还可以拥有更多的学生。
有时候转换下思维,就能走出人生的困境啊。
“那老夫考虑考虑……”但老潘家的祖传傲娇,不许他一口答应下来。
“行了二哥,你别装了,痛快点儿吧。”他弟弟却不给他矜持的机会,报复道:“前天你不是还想让我问问,书院还需要人教书吗?”
“当然需要啦。”赵昊闻言欣喜笑道:“书院正缺老前辈这样一根定海神针啊。”
玉峰书院的校舍正在建设中,赵昊暂借了县衙的一个小院当课堂,让李贽隔一天来一次,给学生们夜里上上课。
张鉴和那姓焦的南京才子焦竑,虽然都是未来的名师,但很明显目前还压不住场子,只能当当助教,监督师兄弟们完成李教授布置的功课。
书院师资力量薄弱,始终是个大隐患。
只是因为学生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衙门各种文书工作上,无暇分神学业,目前才能勉强应付过去。
但他们一直给县里扛活的话,会影响书院清北率的。那可是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命脉啊。
所以等到书院正式落成,弟子们也得把主要精力放回到的学业上了,到时候还真需要潘二爷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坐镇。
ps第三章,再写一章,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