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菀看看兵仗局送来的猪肉,这些猪肉不够西外宫一千多人吃的。
可若做成臊子那就不同了。
早上咸辣口,中午便做个香辣口的臊子面。
水浒传里鲁智深暴揍镇关西那会,吃的便是臊子面。
现在西膳房这口饭菜也应景。
西膳房每一口吃食,都在暴揍某些人。
除开这些,眼前的猪肉让西膳房所有人感动不已,之前帮兵仗局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更没想到他们会把自己的猪肉匀过来。
要知道兵仗局是有小厨房的,他们的例份自然还在,估计就是从例份里匀出,不然能有这么多猪肉吗。
那边还说,明天领了食材之后,还会再送来一些。
当初西膳房教他们做吃食的时候,还有些人说西膳房是不是太大方了。
现在看来结个善缘总是没错。
御用监那些自然也不用讲,他们能送一百多只鸡鸭鱼过来,也是灵台门那边行了方便。
西膳房结的善缘,现在也有了回报。
纵然当初不是为了回报才对他们好,可现在见到如此场景,西膳房做饭食明显更用心了。
西外宫诸司宫人这么对她们,他们自然是要好好做饭的。
一个上午,西膳房都在揉面和面,面揉三遍,白的好看,现在西膳房揉面的手艺绝对没得说。
今日七月初二,按理说中午的饭食应该是回锅肉这些,今日换成臊子面,也提前写了菜单出去。
其实相比原定的食谱,西外宫的宫人们甚至有些期待。
总感觉西膳房每次做的新鲜吃食都好吃!
什么?
只有主食?西膳房连个青菜都没有,只有米面豆子油盐?
所以必然不会好吃?
别乱说了,给苏菀一盆子土出来,她都能做出精致的糕点!
给面算什么!
再说苏菀做面的手艺失手过吗?
此时的苏菀应该开始做臊子面要用臊子了。
她这个做法偏向于关中一带做法,但也有后世她自己的习惯,反正怎么好吃怎么做。
臊子面原本的意思应该是肉末。
但不止这么一种说法,慢慢也分肉臊跟素臊。
素臊面其中经典吃法,便是番茄鸡蛋面,味道酸甜可口,颜色也诱人。
肉臊也有许多不错的口味。
两种的相同点便是,其中的面条一定要是手擀面,而且还用细面。
面必须不软不硬,煮熟之后劲道光滑,这才能在汤汁里变得十分顺口。
说话间,那边面条都快做好,苏菀这边的猪肉也已经切成片,苏菀用的是五花肉,有肥有瘦,一会下到素油锅里会更好吃。
猪肉倒入热油锅里,再加上各味调料,生姜辣椒粉盐,最后还有陈醋,陈醋是其中关键。
这些炒熟之后就可以盛出来。
锅里直接加油就开始炒从南膳房拿过来的豆腐,这豆腐切成小块,放完调料多一步勾芡,看起来汁水浓浓的。
等面煮好捞出来,先给面碗里浇上汤,然后一些肉臊,一些豆腐臊,两个拌在一起吃。
主要西外宫人太多,猪肉全都做成臊子也不够,幸好豆腐臊的味道也不差的,而且里面还有猪油香。
臊子一炒出来,香味就能飘出去。
加了陈醋的料头香味十足,而且因为炒的是臊子,不是普通吃的菜,所以调料都比平常要重,特别是盐放了不少,香味飘得更远。
煮好的手擀面浇汤之后是清亮的颜色,但这臊子一加进去,立刻变成鲜艳惹眼之色,面足够细,所以显得单薄入味,其中醋的酸,辣椒粉的辣,猪肉的香,所有味道融合到一起。
那便是一碗吃不腻的臊子汤面。
中午来西膳房吃饭的西外宫宫人们,闻着味道都觉得自己腹中饥饿。
虽说昨天吃了面,但那是葱油拌面。
今日也吃面,又变成臊子汤面。
都是面食,做法完全不同,吃法也不一样,味道更是千差万别。
怎么自己家做饭来回都是那么两种,反而西膳房总能把饭食做出花来。
尚食司把这事应付得很好,钟粹宫的大宫女几经犹豫,终于在午饭过后把信件送出去。
早上还在犹犹豫豫。
中午南膳房做了豆花饭,北膳房炒了米粉,还把湘地人又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