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日就开,可这么大一场盛会,那么多文人士子,一日能比得完吗?”
姜凰轻声一笑,解释说道:“文华盛会,连开九日,一日一小比,三日一大试,前三日都是筛选,犹若大浪淘沙,萃取精华,直至第三日夜,才是真正盛会。”
“原来如此。”
苏问点了点头,又生疑惑:“那也只要三日而已,为何要连开九日?”
“因为共有三门啊!”
姜凰解释道:“诗书,经典,策论,三日一门,九日三门,刚好比完!”
说罢,姜凰两眼盯着苏问,意味莫名,神采飞扬:“科举有三元,文华亦有三魁,诗书,经典,策论,任意一门魁首,都能拜入宁州三宗,成为真传弟子。”
“嗯……”
苏问沉吟一声,问道:“那若是连夺三魁呢?”
“哈哈!”
姜凰一笑,眼神玩味:“若是能连夺三魁,天家驸马也做得!”
“驸马?”
苏问一怔,随后才回过味来,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那还真是好福气啊!”
“那是!”
姜凰也不谦虚,挺胸傲然道:“我天家凰脉之女,都是倾国绝艳之姿,谁人娶到,不是福气?”
“是是是!”
苏问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希望此次文华盛会,能有人连夺三魁,殿下好给天家凰女招个良婿。”
“嗯~!”
姜凰眼神一凝,望着苏问:“先生真不打算参加?”
苏问摇了摇头,轻笑说道:“苏问这点才学,还是不要在天下人面前献丑了。”
“先生太过自谦了。”
听此,姜凰虽然失望,但也没有强求,只道:“先生不参加也可以,但三日后的文化宴大试,我要出席,先生能否作陪?”
……
文华会文华会,只看文采才华,其他一概不论!
盛会九日,九比三试,首先便是诗书。
若是无神无魔,无仙无佛的普通世界,诗书这等小道肯定上不得台面。
纵是诗仙诗圣,在朝堂之中也算不得什么,科举更是没有以诗取士的说法。
吟诗作对,不过小道。
经典策论,方能治国。
但这只限于无魔的普通世界,在这超凡显圣的大周并不适用。
诗书乃大道,惊天地,泣鬼神,可谓文道之剑,文道之锋。
所以,诗书在文道的地位极高,同经典,策论并列为文道三法。
依照苏问的理解,对于文道修士而言,诗书这玩意就等于法术技能,经典则是修炼功法,策论相当于功法的修炼等级,三者构成体系,缺一不可。
所以,无论文会还是科举,都要考这三样,诗书,经典,策论。
这也是苏问不参加文华会的一个原因。
他并不是文道修士,文华会对他毫无吸引力,就是有吸引力,他也不一定比得过那些文道修士,尤其是经典与策论两项。
所以,他不去浪费这个时间。
但他还是答应了姜凰,在三日后的文化宴上出席作陪。
毕竟,他现在是个打工人,陪老板吃顿饭而已,又不是要搞潜规则,没必要这么不给面子。
如此这般,三日过去。
宁州府中,盛况空前。
满大街的文人士子,演绎出人生百态,有人小比出线,入围大试,笑得满面春风,有人惨遭淘汰,无缘文宴,看来失魂落魄,甚至嚎啕大哭,借酒浇愁……
总而言之,很是精彩。
凰天楼中,也不乏这样的景象,但大多是入围大试的开宴庆贺,几乎看不到遭淘汰的借酒消愁。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凰天楼什么地方,一般人消费得起?
消费得起的人,还会被小比淘汰?
学问,知识,也是一种资源,一种渠道。
世家自然要牢牢把持在手中,诗书传家,便是如此。
不然,哪里来的那一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但这与苏问没有多大关系。
起码目前没有。
照例登台,照例开讲,三日时间总是说完了白蛇传。
法海篇后,剧情变动不大,基本是讲白蛇与许仙的情感故事,最终二人共入雷峰塔,赎还水漫金山的罪孽,同时携手修行,几十年后得以释出,许仙与青白二蛇共同飞升……